散打规则的变化对散打战术变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2年国家体委召开第一届全国散打技术规则研究会议并制定第一部散打竞赛规则以来,中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并在实践中经历了数次改革,总体来讲,每一部新规则的诞生,都会引起散打技术的调整和比赛战术的革新。搞清散打规则的变化,对于中国武术散打的战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运动训练和比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1998年散打规则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消极进攻的态势,提高了双方的进攻效率,强化了拳法和腿法的进攻以及摔法的有效得分,但遗憾的是,新规则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消极搂抱和缠绕问题,战术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国武术散打的观赏性还有待于战术上的提高;  2.2004年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使得散打比赛的战术安排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比赛的节奏和攻防、对峙、间歇的比例等都相应的发生了改变,比赛的攻防和对峙比例有所提高,战术间隙时间和频率明显缩短,极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  3.2011年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较好的解决了长期的缠绕搂抱问题,消极搂抱频率、无效缠绕摔法次数等等都明显减少,而在战术安排上,对于进攻战术和防反战术的运用更加注重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腿法和拳法的相关进攻战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中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修改从根本上引导着散打比赛的战术形式和战术行动的变化,但在追求得分的激励下,散打运动员依旧实施模式化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形式,对于战术的变化创新机制还需进步发展。
其他文献
散打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疏于大众培训和竞赛表演,缺乏群众基础;重视竞技,执着加入奥运会却希望渺茫;并且饱受“失去传统特色”的争议。经综合分析,散打项目发展已面
1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尽管来这里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阳光体育”活动的启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为适应良好的教育氛围,各学校也都在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可是如何更
心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易于接受的监控指标,在花样滑冰的训练中极为常见,但是相关的深入研究鲜有报道。进入21世纪后,花样滑冰运动的竞赛规则、特别是裁判评分系统已经有了翻天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