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概念隐喻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概念隐喻理论。从此,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被纳入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范畴。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概念隐喻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更系统地对电视作品中的概念隐喻进行概括分析。《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倍受欢迎的中国反腐题材热播剧,其台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概念隐喻。本研究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出现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的概念隐喻有几种类型?(2)《人民的名义》中概念隐喻的分布情况是什么?(3)电视剧中的这些概念隐喻是如何生成的?本研究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语料是从《人民的名义》52集中任意选取的10集。研究发现,根据Lakoff和Johnson对于概念隐喻的分类,在《人民的名义》中概念隐喻主要有11个概念隐喻的70个例子可归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其中本体隐喻还可分为实体和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及拟人隐喻。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概念隐喻的生成机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人民的名义》乃至中国文化有积极作用,为《人民的名义》及其他影视作品中的概念隐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其他文献
1990年1990年4月13日,市规划院院长柯焕章主持召开院务会议.会议就<关于修订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工作的请示(讨论稿)>进行讨论.
假装、假扮看似儿童的游戏与胡闹,实际上是儿童学习的开始,是儿童戏剧天性的萌发。文章透过儿童的假装来思考儿童的戏剧天性。儿童早期的"动作(Acts)假装"是儿童戏剧天性的表
本文研究“很+有+N/NP”结构,此结构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都较为普遍。学界中对该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NP的分类以及该结构与“很+N”的比较,对结构整体缺乏全面而深入
以2013-2018年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也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相关性;
岩溶区塌陷易对高速公路路基造成不利影响,采用多层土工格栅加筋形成加筋垫层进行防治具有显著优势,但目前设计计算理论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极大阻碍了其发展和应用,有必要对
液压伺服作动系统存在的力纷争问题会引起作动系统性能下降、飞机舵面结构疲劳,影响飞机安全。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考虑较完整电液伺服阀模型以及飞机舵面结构参数的并联作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师资数量缺乏、质量低下的现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政策予以解决,并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不断变化,教育问题更加繁杂,表现为:
乳化液主要由基础油(矿物油、动植物油或合成油)、乳化剂、添加剂和水以不同配比混合而成,是一种含油的高性能半合成加工液,在切削、研磨、锻造等金属加工过程中主要作用为:润
2010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全国卷第40题引发了广泛的热议,灵活的考查纬度也对未来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围绕以40题的解答为线索展开了对此题考查纬度和应答技
论文立足国际、国内和省内不同地区等视角,系统研究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别是通过构建新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对江苏省以及江苏省内不同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