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re Bean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云南地区汉族、傣族、哈尼族人群的下颌骨进行扫描,在下颌骨三维重建影像上对下颌管的走行及毗邻组织关系进行定量测量分析,探讨下颌管的位置在不同民族、年龄段及性别间的关系,为口腔医师在下颌管走行区域进行口腔诊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 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数字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云南省口腔医院、景洪市人民医院及红河州人民医院口腔影像科的CBCT影像资料共339例,根据不同的民族、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其中汉族组、傣族组及哈尼族组各113人;青年组122人,中年组127人,老年组90人;男性182人,女性157人。运用下颌骨冠状面图像对下颌管左右两侧进行观测,测量下颌管距牙槽嵴顶、下颌骨下缘骨皮质外侧壁、颊侧骨板骨皮质外侧壁、舌侧骨板骨皮质外侧壁及牙根根尖的距离,同时观测颏孔出现的位置,测量指标值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 果]1.颏孔的位置:颏孔出现的位置在民族、年龄及性别分组中规律相似,最常出现在下颌第一、二前磨牙根方之间,其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方,出现在下颌第一前磨牙根方及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方之间的比例最小。2.下颌管在垂直向的位置:颏孔上缘及下颌管上壁内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在民族、年龄及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管下壁内缘至下颌骨下缘骨皮质外侧壁的距离存在民族和年龄上的差异(P<0.05),但在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下颌管在颊舌向的位置:下颌管至颊侧骨板及舌侧骨板骨皮质外侧壁的距离在民族、年龄及性别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下颌管与牙根根尖的关系:下颌管上壁内缘至牙根根尖的距离在民族、年龄及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颏孔最常出现在下颌第一、二前磨牙根方之间,其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方,出现在下颌第一前磨牙根方及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方之间的比例最小,在下颌前磨牙区进行种植手术,尤其是即刻拔除即刻种植术前,应仔细观察颏孔及对应颏管的位置及走行,避免术中伤及颏管内神经血管束。2.下颌管在下颌骨内垂直向及颊舌向的位置存在民族、年龄及性别上的差异,在下颌后牙区的临床诊疗中,可以参考患者民族、性别及年龄特征来对下颌管的位置进行预估。3.运用CBCT结合NNT软件进行下颌骨扫描和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的观测到下颌管在下颌骨内三维位置,对下颌骨外科手术及种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