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及作用研究——以悲伤情绪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Gross情绪调节过程理论得到广泛认可,提出了五种情绪调节策略,其中,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是个体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策略。国外已有大量学者探究了两种策略对情绪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及面部表情的影响,但国内,探究两种策略对面部表情的研究非常少。此外,国外学者认为,认知重评是“好”的策略,而表达抑制是“坏”的策略,根本原因是认知重评能有效的降低负性情绪的主观体验与生理反应,而表达抑制会导致生理反应的些许增高,却不能降低负性情绪的主观体验。本研究认为,对于中国等集体主义文化,表达抑制有效降低负性情绪的表情行为可能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首先探究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主观体验、面部表情影响的差异,其次探究这一差异的作用,即中国文化个体能否有效利用这一差异在不同人际情景下选择不同的策略。最后,本研究探究神经质、外倾性对差异作用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悲伤情绪作为靶情绪,分为三个子研究。研究一采用实验法,探究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情绪体验及面部表情变化的差异;研究二、三采用问卷法,探究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的作用在不同亲密、等级人际情景,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类型中的体现。本研究的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认知重评对降低悲伤情绪主观体验更有效;表达抑制对降低悲伤面部表情更有效。  2.亲密关系诱发悲伤的人际情景中,更多的被试、更强的意愿程度选择认知重评策略。等级关系人际情景中,更多的被试、更强的意愿程度选择表达抑制策略。相比长期性的疏远关系,短暂性建立的疏远关系情景下,较多的被试、较强的意愿程度选择认知重评策略。  3.高神经质被试在大部分人际情景下,认知重评选择意愿强度均低于低神经质被试;在所有人际情境下,表达抑制选择意愿强度均高于低神经质被试。高外倾性被试在大部分诱发悲伤人际情境下,认知重评选择意愿强度均高于低外倾性被试;高低外倾性被试对人际诱发悲伤的情境在表达抑制选择意愿强度上差异不大。  4.高低神经质被试,在七种人际诱发悲伤的情境下,认知重评、表达抑制选择意愿强度的趋势基本一致;且高低外倾性被试,认知重评、表达抑制选择意愿强度的趋势也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2010年7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第十二届运动会中竞技武术套路首次被列为运动会正式项目。此次比赛虽然只有6支代表队的5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但为新疆竞技武
中国学生四次体质普查的数据结果显示自1979年以来,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发展极不平衡。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呈现持续增长,而身体机能、素质水平则呈现持续下降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了适应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解决教育实践中“三维目标”整合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