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P12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射线敏感性的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A型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射线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验研究首先利用乳腺癌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http://bcgenex.centregauducheau.fr/BC-GEM/GEM-Accueil.php?js=1)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AKAP12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培养,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的AKAP1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载体感染肿瘤细胞,在体外细胞水平干扰或外源性过表达AKAP12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干扰或外源性过表达AKAP12后肿瘤细胞AKAP12蛋白表达水平上的变化,采用EdU细胞增殖检测法、CCK-8细胞增殖检测法以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干扰或外源性过表达AKAP1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继而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干扰或外源性过表达AKAP12后乳腺癌细胞与增殖有关的周期调控机制、凋亡机制的相关蛋白分子表达水平变化;体外细胞培养实验,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细胞,然后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经射线照射后,在不同时间点DNA双链断裂(DSBs)标记蛋白γ-H2AX的多寡,干扰AKAP12表达肿瘤细胞以及干扰空载体细胞经射线照射后,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双链断裂标记蛋白在射线处理后随时间延后、损伤修复而产生的变化。结果 经乳腺癌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得知,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株AKAP12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管腔型乳腺癌细胞株(如MCF-7)高表达AKAP12,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如MDA-MB-231)则明显低表达AKAP12,体外培养的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株AKAP12蛋白表达差异与生信分析结果相一致,乳腺癌细胞株AKAP12表达高低与乳腺癌细胞分子分型有关或起源细胞有关;Western Blot实验证明细胞成功转染;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相对高表达AKAP12蛋白,干扰MCF-7细胞AKAP12蛋白表达可以加快细胞增殖速率,Western Blot实验证明干扰AKAP12表达通过下调抑癌基因p21、p27的表达,上调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yclinD1的表达,进而加快肿瘤细胞G1期至S期转换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三阴性人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 MDA-MB-23 1 低表达 AKAP12蛋白,外源性过表达AKAP12蛋白加快细胞MDA-MB-231增殖速率,Western Blot实验证明外源性过表达AKAP12蛋白通过上调肿瘤细胞bcl-2/bax蛋白比例以及下调抑癌基因p21、p27的表达,上调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yclinD1表达,外源性过表达AKAP12增加细胞凋亡抗性和加快肿瘤细胞G1期至S期转换,进而促进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室温条件下,经9Gy射线照射处理细胞,干扰AKAP12表达的MCF-7细胞DNA双链断裂(DSB)修复完成所需时间相较于空载体组细胞延长,Western Blot实验证明干扰AKAP12表达通过破坏MCF-7细胞G1/S周期检验点,进而使得干扰AKAP12表达的MCF-7细胞逃逸G1/S周期检验点,未能及时完成受损DNA修复。结论AKAP12通过调控细胞G1期至细胞S期的转换影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增殖,干扰AKAP12表达通过加快G1/S周期转换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ER+,野生型P53)增殖,外源性过表达AKAP12通过增加凋亡抗性、加快G1/S周期转换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ER-、PR-、HER-2,突变型P53)增殖;另外,干扰AKAP12表达使得射线照射乳腺癌MCF-7细胞逃逸G1/S周期检验点的检查从而增加其射线敏感性。图15表12参58
其他文献
我国有众多的港口、航道及河流、湖泊,因此在清淤和生态疏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泥。由于疏浚泥的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渗透性、欠固结等特征,需对其进行改良处理来实现疏浚泥的工程应用。以掺入不同含量石灰稳定剂的疏浚泥重塑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弯曲元波速监测系统以及压力膜传感器监测系统对疏浚泥重塑试样在一维固结条件下及真空预压条件下的波速指标演化及固结特性进行探究。最后,通过在排水条件下对疏浚泥
随着高速列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列车通信网络已广泛应用于列车,特别是高速列车上。通过列车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列车控制信息的传输。但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服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和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绵羊BMP-15基因两个外显子分别进行SNPs检测及其和产羔性状之间的关联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BMP-15基
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耗能少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最适合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但目前电动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原因就是电池技术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电池容量低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够,另一方面是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过高时,锂离子电池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温度过低时,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降低、电阻会增大,电池的循环寿命也会缩短。在保持锂离子电池工作
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探讨18F-FDG PET/CT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探究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其校正值、代谢肿瘤体积(MTV)、肿瘤糖代谢总量
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在室内的活动日渐丰富,越来越多基于位置的服务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传统的卫星定位系统因受到建筑物遮挡的影响在室内难以发挥作用,而当
随着现代养羊业的发展,产羔性状在绵羊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但产羔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为寻找绵羊高繁殖力的标记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小尾寒羊、蒙古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能量消耗问题日益突出。数能一体化网络能够同时为终端传输信息和能量,大大提高了终端的方便性,使得未来的无源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在信息存储领域,传统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已不能满足高速度、长寿命、大容量、低功耗及易操作的要求,因此,发展基于新原理和新结构的新
本研究通过体外产气试验,尼龙袋试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同一品种35月龄肉犊牛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不同饲粮后,犊牛瘤胃发酵特性、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