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类重要的前体化合物和基本分子构件,因其具有独特的反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与功能分子等复杂结构体的合成。截止目前,人们已发展了很多利用其反应性来构建(碳)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常涉及到的乙酰基化合物主要包括(杂)芳乙酮类化合物、脂肪族甲基酮类化合物、乙酰胺类化合物、1,2-二羰基化合物以及1,3-二羰基化合物等,其主要是通过C-H活化、sp3 C-H官能团化、氧化偶联、缩合、切断等方式参与反应。本论文以芳乙酮作为研究对象,在I2-DMSO体系中原位产生高反应活性中间体α-碘代芳乙酮、α-芳基酮醛,再利用不同的分子片段对其进行原位捕获,实现了伯α-酮酰胺和3-硫甲基-6-碘咪唑并[1,2-α]吡啶衍生物等两类化合物的合成,并探讨了相关的反应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乙酰基化合物在(碳)杂环结构体合成中的应用进展,随后根据已有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我们课题组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第二章,鉴于α-酮酰胺类化合物是很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且伯α-酮酰胺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还是重要的前体化合物,我们首次以甲脒盐酸盐作为自由氨的替代物,发展了一种分子碘催化碳氢键氧化酰胺化的方法,经过自序化的碘代、Kornmblum氧化、酰胺化、氧化、脱酰基等过程,实现了伯α-酮酰胺的合成。第三章,鉴于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在药物化学和光电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已发展了多种合成咪唑并[1,2-a]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同时,基于其C-3位具有一定的亲核性,发展了一些在其C-3位官能团化的反应。然而,在一锅中同时实现咪唑并[1,2-a]吡啶环的构建以及C-3位、C-6位官能团化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利用NH2CN促进(杂)芳乙酮,2-氨基吡啶,12以及DMSO发生四组分偶联反应,通过汇聚集成三条自分类多米诺序列实现了 3-硫甲基-6-碘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并揭示了一种新颖的自组织反应网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