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下降的问题引发人们极大关注。钢筋腐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的主要原因。阴极保护能够直接控制钢筋的腐蚀过程,但保护电位过负会引起钢筋氢脆。本文采用常规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氢渗透以及原位充氢拉伸来研究保护电位和氯离子对钢筋腐蚀行为,氢渗透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钢筋的最佳保护电位为-0.85V,而在含3.5%NaCl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则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下降的问题引发人们极大关注。钢筋腐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的主要原因。阴极保护能够直接控制钢筋的腐蚀过程,但保护电位过负会引起钢筋氢脆。本文采用常规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氢渗透以及原位充氢拉伸来研究保护电位和氯离子对钢筋腐蚀行为,氢渗透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钢筋的最佳保护电位为-0.85V,而在含3.5%NaCl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则为-0.75V。最佳保护电位的正移现象证实了较负电位下产生的氢与氯离子存在协同作用。氢能够促进点蚀的萌生和生长,进而增强氯离子在钝化膜表面的吸附。阴极保护电位与氯离子共同促进了钢筋表面的氢渗透行为。IPZ模型未能考虑Heyrovsky机理对析氢反应的作用,其表达式中的直线关系不能严格成立。随着阴极保护电位的负移,钢筋发生塑性和强度损失,在阴保电位为-1.05V、-1.20V时,钢筋的断裂模式为脆性解理。韧脆转变点在-0.95V,其断口形貌存在着分层现象。实际海洋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阴极保护的保护电位不应负于-0.95V,否则极易发生脆断。
其他文献
甲酸室温下呈液态,容易储藏和运输,因其能量密度高,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选择合适、高效的催化剂用于HCOOH分解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Cu催化剂常用于催化HCOOH分解制氢,但催化效率无法令人满意;以Pd和Pt基催化剂广泛用于HCOOH燃料电池中,但存在CO使催化剂中毒和原子利用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择了Pt@Cu单原子合金作为HCOOH分解的催化剂,探讨HCOOH的吸附与分解机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兴勃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气象局发布信息显示,中东地区是雾霾的重灾区,秋冬季节是雾霾天气高发期普遍达到五天以上。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状况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挑战,也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可吸入颗粒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而建筑扬尘是可吸入颗粒的主要贡献者。为此控制建筑扬尘的产生是治理雾霾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
采样型非线性滤波器在实际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传感器精度提升,采用多次利用量测值与预测值进行融合的滤波思路由于其高性能从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围绕确定性和随机性采样型非线性滤波器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确定性采样迭代滤波器。传统迭代滤波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没有考虑估计值与量测噪声之间的耦合关系,因而滤波估计精度较低。为了获得更精准的滤波估计值,提出了确定性采样迭代滤波(Deterministic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西南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方式,与该种植模式相配套的大豆品种具有生育期长(晚熟)、生殖生长期(R)与营养生长期(V)比值(R/V)低、前期耐旱等特点。为探究西南地区套作专用晚熟大豆品种适应阶段性干旱的生理机制,解析大豆生育期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本研究该地区代表性晚熟大豆品种自贡冬豆和南豆12及引进的早熟品种齐黄34、中黄39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和盆栽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分期播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区域不断的拓展,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涉及越来越多的边坡工程,如何科学准确的评估边坡稳定性、安全可靠的边坡加固方案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抗滑桩是边坡加固工程中最常用的支护结构,但由于边坡工程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选择不同的抗滑桩,如埋入式抗滑桩、悬臂式抗滑桩、组合式抗滑桩等,同时也需要对抗滑桩截面做出优化和选择,其中圆形截面抗滑桩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因其可以采用机械成
城市快速化进程中,昆明作为滇中高原山地城市,自然地理环境脆弱性较高。随着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张受限,可利用建设用地有限。紧凑城市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城市边缘区域的无序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研究根据昆明城市特点,运用ENVI和Arc GIS等工具,分析城市空间扩张特征;采用熵值法构建一套适应于高原山地城市的紧凑度测度体系,通过研究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紧凑度发展变化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致病且耐药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生命过程中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影响PAO生长的同时并减少其生物膜的形成与扩增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具抑菌活性的天然产物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为主体,与常见抗菌药联合使用,考察不同处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因子的产出及关键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以期寻找
本研究拟进一步探索玉米/大豆套作条件下,大豆根瘤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的机理机制。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品种套作大豆根际分泌特征、根瘤形成特点、根瘤菌多样性和固氮特性;同时利用根箱浇灌试验及嫁接技术,进一步研究套作对大豆根瘤形成调控的机理机制,探讨了套作大豆地上地下部的协同调控原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V5时期,套作增加了南豆12和NTS1007的部分黄酮分泌量,且查尔酮合成酶基因Gm CHS8
柑橘(Citrus)是一类重要的水果,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四川省是国内柑橘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炭疽病(Anthracnose)是由炭疽属(Colletotrichum)真菌引起的在柑橘生长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本试验从四川省眉山、成都、广安和泸州等7市14县的柑橘种植区共计采集到1400余份疑似炭疽病症状的叶片和枝梢样品,经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筛选得到426株炭疽菌株,经过形态结合多
玉米(Zea mays L.)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玉米籽粒中胚乳所占比重约为80%,胚乳的发育情况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在禾本科作物的研究中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和周期蛋白(Cyclin)所形成的蛋白复合体会对胚乳发育产生重要调控作用。CDKs蛋白活性抑制因子(Inhib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