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高中思政课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高。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始对课程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顺势产生。学案导学法,坚持“以师为导+以生为本”的原则,还课堂主动权给学生,增强学生自学能力,获得新知识,让学生自觉热爱学习,形成新价值理念。在高中思政课堂中,使用学案导学法进行课改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报告层出不穷,注重大家自觉学习的树立,释放大家主动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思政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目标。笔者作为我校高中政治组一名成员,从接触学案导学法起,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高中思政课中使用学案导学法,力求实现在高中思政课中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共赢。本文以高中思政课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笔者结合高中思政课特点、传统教学模式缺陷和学案导学法优势,深入剖析高中思政课使用学案导学法的教学价值,并以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学案导学法教学实践为案例,调查分析学案导学法教学现状,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层面系统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有效运用策略,调查总结学案导学法教学改革的成效,力求让学案导学法在改革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中学案导学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存在问题与成因,包括学校层面管理制度的缺失,表现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因材施教与全面实施的矛盾,学生层面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表现为“学案”和“课本”交替使用的矛盾、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矛盾,教师层面的急需提高专业素质,表现为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矛盾、教师编制学案和二次备课的矛盾。第二,在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中应用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实践中,提出学案导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有效运用的策略,包括学校层面的对策,完善制度有保障、逐步推进分层次、全员参与宽领域,学生层面的对策,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课后作业到提前预习、从个人学习到合作学习,教师层面的对策,观念认知想不想、提升能力能不能、付诸实践行不行。第三,通过对高中思政课应用学案导学法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学校层面,学校整体素质教育能力大大提高,导学案成为校本教材;在学生层面,学案导学法使用前后,学生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有很大变化,并获得在学生层面更主动学习;在教师层面,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高效。第四,在全面系统研究高中思政课运用学案导学法问题后,以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为例,选择其中一节课为优秀教学设计,概述教学实践验证理念研究,实现理念与实际相结合,证实本文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