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法在高中思政课的应用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高中思政课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高。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始对课程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顺势产生。学案导学法,坚持“以师为导+以生为本”的原则,还课堂主动权给学生,增强学生自学能力,获得新知识,让学生自觉热爱学习,形成新价值理念。在高中思政课堂中,使用学案导学法进行课改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报告层出不穷,注重大家自觉学习的树立,释放大家主动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思政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目标。笔者作为我校高中政治组一名成员,从接触学案导学法起,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高中思政课中使用学案导学法,力求实现在高中思政课中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共赢。本文以高中思政课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笔者结合高中思政课特点、传统教学模式缺陷和学案导学法优势,深入剖析高中思政课使用学案导学法的教学价值,并以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学案导学法教学实践为案例,调查分析学案导学法教学现状,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层面系统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有效运用策略,调查总结学案导学法教学改革的成效,力求让学案导学法在改革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中学案导学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存在问题与成因,包括学校层面管理制度的缺失,表现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因材施教与全面实施的矛盾,学生层面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表现为“学案”和“课本”交替使用的矛盾、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矛盾,教师层面的急需提高专业素质,表现为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矛盾、教师编制学案和二次备课的矛盾。第二,在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中应用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实践中,提出学案导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有效运用的策略,包括学校层面的对策,完善制度有保障、逐步推进分层次、全员参与宽领域,学生层面的对策,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课后作业到提前预习、从个人学习到合作学习,教师层面的对策,观念认知想不想、提升能力能不能、付诸实践行不行。第三,通过对高中思政课应用学案导学法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学校层面,学校整体素质教育能力大大提高,导学案成为校本教材;在学生层面,学案导学法使用前后,学生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有很大变化,并获得在学生层面更主动学习;在教师层面,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高效。第四,在全面系统研究高中思政课运用学案导学法问题后,以烟台三中高中思政课为例,选择其中一节课为优秀教学设计,概述教学实践验证理念研究,实现理念与实际相结合,证实本文研究结果。
其他文献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观察到.而让学生“观察”到这种微小形变的发生,对形成弹力的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
该文简要分析了根据Superpave设计法提出的HMA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详细介绍了其在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设计过程中的优点,为以后在混合料设计中使用该法提供了基础,以达到节
目的对手术室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抽取2013年6月~12月行手术治疗患者13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连市道路绿地环境愈发特殊。面对新的形势,适时地探索大连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优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一次把英语文化意识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后,文化意识目标的提出让英语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
创新是根本,行动是核心。背倚得天独厚的生产绿色农畜产品的优势,在现实与梦想的交汇处,通榆人那份独有的“疯狂”在创新与发展的征程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赵树理,一生固守不变的民间立场让人叹为观止。他的民间立场,使他的创作为新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寄托着作家的审美理想。赵树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归纳总结一般规律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建立学生对学习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