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降低会加重家庭与社会在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体育锻炼不仅是有效改善老年人健康现状重要手段,更是关乎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老年人对体育锻炼需求和参与度的猛增,由此引发的侵权案件数量也在逐年攀升。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司法诉讼不仅是解决此类争议的有效方式之一,更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终途径。但相对于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与影响因素、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以及老年体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对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皆不相称,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与健康中国的全面建设。由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数据来源,依据《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所提判决文书构成要素,对所收录的54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民事判决文书展开案例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其司法诉讼现状,重点探究了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特征、责任划分的法律原则适用及法律归责,并由此探索了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的启示。主要结论如下:1.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时间多为早上,且在参与运动健身型活动时更易发生伤害,发生的伤害部位以股骨为主,伤害类型多是骨折;法院在处理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时,更多采取简易程序处理案件,但上诉率相对较高,案件原告主要以受害人及其家属为主,被告相对多样,主要以场地管理者、行为人等为主。2.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实际支持案例数与原告诉讼请求案例数差异相对较大,判决理由多以争议焦点展开,其中是否尽到相应义务是判决的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三部法律是判决结果中的重要参照;实际责任承担方式以损失赔偿为主,在承担责任范围上,法院基本按照对应证据予以满足原告诉讼请求,但在精神损失费的赔偿上出入较大。3.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绝大多数是侵权责任纠纷案件,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对老年人需履行维护公共安全、管理、预见告诫、通知救助等具体职责,自冒风险可成为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的有效抗辩。4.老年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原则主要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原则为补充;体育运动自身风险因素、场馆因素、老年人因素是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