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供应链的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企业竞争方式的变化,网络制造、虚拟联盟等组织形式应运而生,使企业从地区间的竞争扩大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或联盟之间的竞争,企业管理面临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获取核心竞争力及整体协同优势两方面难题。传统注重内部资源集成的信息系统已无法适应供应链上合作企业资源整合的需要,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出发的信息化规划也无法满足供应链上信息沟通及分享的需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地规划企业内、外部资源保障内部及供应链上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是企业及供应链高效运作的重要前提。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机制、组织结构以及跨组织信息管理需求的分析,在研究传统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对面向供应链的信息化规划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战略管理、信息资源规划、业务流程再造等理论,以供应链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SCOR)为线索,综合运用态势分析(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SWOT)、价值链分析(Value-Chain Analysis,VCA)、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等方法提出面向供应链的企业信息化规划框架及其决策方法。并结合数据仓库主题数据库的理念,提出面向供应链的信息模型。   通过面向供应链的信息化规划框架在案例企业的应用,实证了本文提出的面向供应链的信息化规划框架支持跨组织信息系统规划和决策过程,基于供应链过程集成的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支持合作伙伴间信息集成的应用,确保信息化建设满足全球化环境下制造战略的需求、从第一步信息化规划开始规范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开发与设计面向供应链的信息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就现阶段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创新周期不断缩短、顾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市场竞争更加剧烈,这使得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繁荣发展的中国奢侈品市场中,迅速膨胀的中产阶级新富消费者是奢侈品商家重要的目标销售群体之一。这部分消费者一方面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对价格比较敏感,另一方面由于品牌知识有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管理思想的逐步引入,企业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外部组织的支持,而不仅仅取决其自身条件。企业供应链管理已然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作为企业供应链的源头,供应商评价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对供应商科学准确、简便实用的评价选择,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阅读大量关于供应商评价、模糊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文献、书籍的基础之上,设计了一套自适应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