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训练离不开对运动负荷的把控,要想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训练监控尤为重要。训练冲量作为无创指标,已被证明可有效反映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一直处于长盛不衰的地位,但近年来也受到比赛规则与后来居上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的影响,因此,训练监控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从运动员不同集训期的日训练量、课训练量以及不同训练计划与比赛的训练负荷入手,探讨训练冲量在青少年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监控中的应用,并通过监控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时的负荷,了解不同训练内容和不同比赛形式的负荷特征,帮助教练员更好的制定训练计划。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总结出经验,揭示出一定的规律。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国家乒乓球二线男队的十五名运动员作为受试者,应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训练冲量为主要指标对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Excel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23.0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根据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反馈,Banisters训练冲量的计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乒乓球这一项目训练与比赛的负荷变化。(2)根据冬季集训期不断提高运动员运动负荷的目的,冬季集训没有达到训练目的,春季集训期训练计划执行较好。(3)不同运动员同一训练计划的训练负荷相差较大。技术训练内容的训练负荷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步法、发球抢攻与相持、接发球与反手对抗。(4)与平常的训练和其他形式的比赛相比,单打比赛的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由于乒乓球的训练手段,即由无球训练与有球训练构成,从整体上来说,乒乓球的训练负荷为中等强度,比赛负荷为中大等强度,均为有氧强度的运动。研究建议:(1)在日常训练中,希望教练员可以加强对某些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注意监控不同运动员的快速恢复指数,为运动员来安排训练计划,鼓励运动员积极参与训练。(2)本次只有男性运动员参与监控,建议之后的监控研究增加女性运动员。且本次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反馈来说明训练冲量在反映运动员训练与比赛负荷变化的有效性,若条件允许,可加入其他客观指标进行分析。(3)在之后的文章研究中,希望学者可以通过运动员不同的打法和乒乓球这一项目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分析不同打法的负荷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