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其他不良影响”是《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的内容。从该规定的表述上来看,它具有高度概括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解释了“其他不良影响”的具体内容,但在实践中,对于同一标志,法院、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申请人在是否适用该条款的问题上仍然各执一词,这说明该条款仍有待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关于“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典型案例为着眼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不良影响”是《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的内容。从该规定的表述上来看,它具有高度概括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解释了“其他不良影响”的具体内容,但在实践中,对于同一标志,法院、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申请人在是否适用该条款的问题上仍然各执一词,这说明该条款仍有待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关于“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典型案例为着眼点,从多个维度对“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性质进行剖析。第一部分,通过“MLGB”案、“微信”案和“李兴发”案这三个争议较大、受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引出适用“其他不良影响”条款有哪些问题,以及研究“其他不良影响”条款有什么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商标的功能和价值以及《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指出“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并指出“容易误导公众”与“其他不良影响”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同时释明适用“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导致的后果“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的具体要求,从而确定该条款的具体含义。第三部分,首先将“其他不良影响”定性为《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的兜底条款,然后分析该条款与“在先权利”“恶意抢注”“欺骗性标志”“地理标志”和“地名商标”等规定具体权利的条款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确定该条款的适用界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主要阐明“其他不良影响”条款运用于司法实践的考量因素和排除因素,考量因素有商标本身的含义及整体构成要素、相关公众的认知水平以及判断“其他不良影响”的时间节点——商标审查日;排除因素有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商标中特定的民事权益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实际损害。而商标申请人的主观状态是否应当成为考量因素,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分析。
其他文献
短期内风力发电的大幅波动将形成风电功率爬坡事件。在并网过程中,风电功率爬坡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危害。在极端恶劣气象条件下,风电功率爬坡事件会破坏电网内原
离散类颗粒物质的坍塌流动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非常普遍,这些复杂的流动过程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流动模式复杂多样,在重力驱动下这些破坏性流动无论是对流向内的建筑结构
文化育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化育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探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特异性检测苯基硫酚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试;第二部分是具有抗癌活性的席夫碱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自从工业革命以
禁诉令是英美法国家解决国际管辖权冲突的一种特殊制度,主要是针对本国法院具有属人管辖权的当事人,禁止其在外国法院诉讼的命令。禁诉令可以用来解决平行诉讼的问题,防御其他国家的过度管辖权,同时对本国司法主权和管辖权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禁诉令也存在弊端,虽然针对的是一国具有管辖权的一方当事人,却间接妨碍了他国的司法主权。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我国在国际海事商事活动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及挑
在心肌组织工程中,心肌细胞、组织的体外功能化培养已成为组织工程的核心,也是形成组织工程产业的必要技术基础。为了实现心肌细胞、组织的体外培养,需要提供与体内心肌细胞生长环境类似的刺激条件,并且为了表征其生理特性,需要采集相应的生理信号。本论文成功构建了可对心肌细胞施加平行电场的电刺激体系,输入数字化的电信号,用于SD大鼠的长期培养,实现了电刺激对心肌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心肌细胞动态视
目的:心跳骤停(CA)发病凶险,已有研究证实心肺复苏后大脑内自噬过度激活可致神经细胞死亡,但具体机制不明。本研究拟制作心跳骤停(CA)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关注CA后大脑自噬功能的改变及分子机制。为心跳骤停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建立窒息性心跳骤停的动物模型,观察心肺复苏对大脑皮层神经元自噬流的影响。建立氯喹诱导或氧糖剥夺损伤引起的自噬流受损的细胞模型,探讨神经细胞ROS表达增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相关法规对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量的限制也更加严格,如何令燃气轮机同时达到低排放和高性能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与现有的诸多低排放燃烧
雨洪模型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内涝预测与雨水管网优化的一种重要技术,其高效建模与准确预测具有重大意义。下垫面矢量数据提取是雨洪模型构建的基础,然而,中低空间分辨率RS(Re
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成为可能,但同时因为海底区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人类不规范的活动将对国际海底区域造成重大影响。为了规范人类在“区域”的活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规定了“区域”开发的各种制度,其中国家担保责任引起各国广泛讨论。所谓国家担保责任,即规定了缔约国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和实体进行“区域”活动时需要缔约国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