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3683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试图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研究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主运动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几种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期探寻运动性疲劳引发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深入揭示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机理。为缓解运动性疲劳方法研究提供些许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为最终制定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有效缓解并恢复运动性疲劳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20只雄性Wistar成年大鼠作为本实验的实验对象,体重大致在170g到200g之间,购自兰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SCXK(甘)2018-0002,对其进行分笼饲养,并且按照国家标准的啮齿类动物饲料进行喂养,实验过程中,对其自由饮食及饮水,自然光照射,室内的温度在23℃上下,湿度在20%到40%之间,并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紫外线灯照杀菌,每两日换垫料一次,每两天称大鼠体重一次。对大鼠进行适应性的饲养3天后,把20只大鼠随机划分成2组,10只对照组为C组,10只力竭组为F组。测试力竭运动后即刻取所有大鼠FGB;采用qRT-PCR技术测定脑组织PI3k/Akt/Gsk-3β/Tau的基因表达;取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对照组10只C组,疲劳组10只F组),测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是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好的样本。研究结果:(1)判断大鼠运动疲劳的指标:从动物行为学上来说,大鼠在跑台运动时的跑姿从蹬地式转变为伏地式,滞留在跑道末端任凭电击、棍棒驱赶均不能使大鼠继续维持跑动;与C组相比,力竭后大鼠体重降低;检测大鼠血清,运动疲劳即刻,FGB浓度降低。(2)与C组相比,大鼠长时间跑台运动至疲劳后即刻神经元胞体及细胞核面积缩小;突触数密度有所减少;神经元突触界面曲率上升;神经元突触其前膜中突触小泡数量增加;神经元突触间隙长度变长,宽度变窄;PSD厚度、长度、面积均有所增加。(3)与C组相比,大鼠长时间跑台运动至疲劳后即刻,PI3K和Akt的基因表达量降低,GSK-3β及Tau的基因表达量均大幅度上升。研究结论:(1)通过行为学及生理指标综合判断,本实验建立的运动疲劳动物实验模型是成功的。(2)运动疲劳后即刻神经元胞体及核面积显著缩小;突触数密度显著减少;神经元突触界面曲率上升;神经元突触前膜突触小泡数量显著增加;神经元突触间隙宽度显著变窄;PSD厚度、长度及面积均显著增加。表明运动疲劳后即刻大脑皮质主运动区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运动疲劳后即刻,PI3K和Akt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GSK-3β及Tau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这些变化可能是引发上述超微结构变化的分子信号基础。
其他文献
弹性波全波形反演(Elastic Full Waveform Inversion,EFWI)充分利用记录的地震波形,通过目标函数最小化处理获得接近真实模型的物性参数,可提供高精度的速度模型。随着描述复杂
棉秸秆来源丰富,但应用却非常有限。目前大部分的棉秆都是以焚烧或就地填埋的方式被利用,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极其不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观。
磷酸铝分子筛是1982年美国联碳公司发现的一类新型分子筛,被誉为第三代分子筛,常用于催化、裂解、吸附等反应中。APO-11分子筛作为磷酸铝分子筛家族一员,以磷氧四面体和铝氧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爆发式增长,无线网络在当前的通信环境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个人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安全也愈发引起人们的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平台产生了大量文本信息资源。这些文本信息资源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挖掘这些信息资源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
液压系统因其功率重量比大的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大型、重型装备中。系统的可靠性决定着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对系统进行可靠性优化可实现低成本和高可靠性
深度神经网络因其可自我学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各个方面。然而,随着深度神经网络中网络层数的增加,其对存储容量和计算力的需求也显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检测在SAR图像解译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SAR成像技术的更新发展,目标检测技术成为战场环境侦察、地球科学遥感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SAR数据采集能力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小型化低成本的无线通信设备慢慢融入并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射频收发机作为该系统接收和发射信息
随着裸眼3D(Three-dimensional)显示技术的发展,裸眼3D显示成为技术研发的主流。裸眼3D能够更真实地描绘真实世界,更好地描绘真实与合成的场景。定向时分背光显示技术基于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