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中学”理论在3-6岁儿童美术课堂中的学习实践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个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互动、实物收集等方式获得从2015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的部份课堂作品为分析素材而进行的一项个案研究。把对儿童学习心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情感体验作为儿童在美术课堂完成个人体验的目标。笔者通过整个课堂过程中的对话互动式研究分析,批判吸收了杜威、罗恩菲德、里德、艾斯纳等美术教育理论家关于儿童学习心理,情感动机及表现的有关理论。学习心理包括的很广泛,本文主要对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情感培养三方面来进行论述。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3-6岁儿童美术课堂的实操性训练,结合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从做中学”理论,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从做中学”理论在3-6岁儿童美术课堂中的学习心理发展趋势,对“从做中学”理论有了深一步的理解。此外笔者对儿童不同心理做了很多个人案例研究来进行验证。通过文献研究法来解读“从做中学的内涵,发现”从做中学”理论要把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本文主要从两条线索展开论述:其一,把杜威“五步教学法”运用到课程设计中,来探讨儿童的个体经验成长。从课前情景导入、课中引导互动、课后作品效果呈现出发对儿童的学习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其二,对笔者整个教学过程的研究、教学使用的方法、以及行动者自身状态进行总结反思。结合这两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来观察儿童参加活动后的一些变化和笔者从普通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本文笔者截取了若干则课堂教学实例,来证实笔者最初的分析和判断,希望能引起各方面学者对于儿童美术课程中儿童个体表现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进行探讨。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用问题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价值;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卡尔海因里希卡尔斯滕赖内克(Carl Heinrich Carsten Reinecke)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院教授,赖内克作品种类众多,其中于1908年所创作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是浪漫时期为数不多的木管协奏曲之一。其美妙的旋律、华丽的技巧、丰富的情感使它成为世界长笛曲目中,极具特色的经典作品。这首格调优雅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传统的三个乐章的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已逐渐渗透各个行业和领域。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新型的清洁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进一步缓解能源供应需求,已成为未来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通过女主人公露西·斯诺的心智成长过程表现了十九世纪父权文化下尴尬的女性本位。行文中,作者选取了两幅主题截然相反的油画画像即疯狂的演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用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越来越普遍。卫星事业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对卫星事业发展寄予厚望,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了尽可能保障卫星在轨运行时各部分功能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卫星上天前进行地面仿真实验,对上天后可能获取的影像质量进行准确评估,优化设计参数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影像。本文研究了光学遥感卫星在轨成像基本原理,建立了光学相机成像几何模型,针对遥感卫星不同成像模式的成像特点,基
为医疗效果最佳,设计并实现智能药液点滴速度监控装置。以STC89C52为控制核心、红外激光对射传感器确定点滴滴速、推杆电机作为执行装置构成控制回路,结合适宜的控制策略实现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减
在油气田的开发与开采过程中,流体在孔隙发育的地层岩石即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是关键的物理过程之一。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对于提升油气田采收率乃至进行油气田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