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伴随着冠脉内溶栓和冠脉搭桥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继之出现的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日益受到医药学家的高度关注。中医药对MI/R损伤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又以丹红注射液(DHI,Danhong Injection)的治疗效果最为确切。遗憾的是由于其药效物质基础不清,难以得到国际医药界的认可。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Differential efficacy of serum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DESCA)研究DHI治疗MI/R损伤的药效物质,通过与已知对照品包括丹参素(Danshensu)、原儿茶醛(Procatechuic aldehyde)、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迷迭香酸(Romarinic acid)、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比对分析并结合HPLC-MS的方法确定其结构式,从而揭示了DHI治疗MI/R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今后对DHI进行大品种改造进而开发成能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性I类化学药物提供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并为筛选通过相同机制发挥抗MI/R损伤的中药药效物质开创新思路。目的:以Akt-eNOS的表达、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酶(CK-MB,LDH,cTnI)、炎症因子(TNF-α,IL-10,IL-6)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等与Akt-eNOS通路相关的信号分子为药效研究指标确定DHI治疗MI/R损伤大鼠的最大、最小药效时间点,以DHI在对症机体产生最大和最小药效时血清中物质谱的变化差为导示,以HPLC-MS方法结合对照品鉴定DHI的药效物质,并反馈性验证所鉴定药效物质的药效作用,最终确定DHI治疗MI/R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本研究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DHI在改善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Akt、eNO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酶、炎症因子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确定其发挥药效作用的最大、最小药效时间点。第二部分建立全成分指纹图谱集:(1)空白血清指纹图谱;(2)丹参、红花、丹参:红花(3:1)粗提物指纹图谱,(3) DHI指纹图谱;(4)丹参、红花中已知成分的对照品指纹图谱;(5) DHI最大、最小药效时间点血清指纹图谱。第三部分依据DESCA原理,比对空白血清指纹图谱、DHI指纹图谱、红花及丹参已知成分指纹图谱、DHI最大及最小药效时间点血清指纹谱图,确定DHI中主要药效物质峰。第四部分对确定的药效物质进行药效学反馈验证;确定DHI中药效物质的含量,制备仅含药效物质的注射液(注射液A)和DHI四倍浓缩液(DHI)进行药效学验证;最终确定和评价DHI治疗MI/R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阐明DESCA在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面的作用。结果:1. DHI能改善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Akt、eNO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酶、炎症因子及心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改变;DHI在改善MI/R损伤大鼠心肌损伤指标时的最大药效时间点是10min,最小药效时间点是60min。2.取丹参药材粉末3份、红花药材1份(DHI处方比例)两药合提与分提,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液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合提与分提的提取液中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和主要化学成分不存在差异。3.采用DESCA,初步筛选出DHI治疗MI/R损伤大鼠的药效物质,再经与对照品比对并结合HPLC-MS扫描,最终确定其药效物质分别为丹参素、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丹酚酸B。4. DHI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1000.29μg/mL、88.17μg/mL、24.64μg/mL、202.11μg/mL、730.01μg/mL。5.注射液A能增加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Akt-eNOS蛋白的表达,并能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酶、炎症因子及心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且药效相当于DHI的80%以上。结论:1.通过对MI/R损伤大鼠的心肌损伤指标、抗炎指标、相关机制指标研究表明,最大药效时间点为10min,最小药效时间点为60min。2. DHI治疗MI/R损伤大鼠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丹参素、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3. DHI可通过Akt-eNOS信号通路发挥对M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