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安全中的媒体责任——以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dew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国家文化安全可以说是一个己经上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转型,社会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格局调整,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风险加剧,社会关系失调。社会的变化使传统价值观、价值取向、文化观念、道德选择都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意识形态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危机。面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的国内、国外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文化安全中的媒体责任问题,对当今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的介绍,对主要概念进行厘清和界定,涉及到的概念大致包括: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安全、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等,还有其他相关问题说明。   第三部分:主流意识形态危机状态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困境,从影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因素,主流意识形态危机威胁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危机带来的中国价值理念的危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国际环境中意识形态的挑战与中国的应对,其中运用框架理论及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西方媒体在对中国的新闻报道上的意识形态倾向,对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的挑战进行了阐述,深度剖析了国际环境中意识形态的变革带给中国的启示,最后提出面对意识形态挑战的应对之道。   第五部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危机下的媒体责任,从传播理念、传播制度、传播技术、传播范围和传播视角五个方面总结媒体的责任。
其他文献
一部《千里走单骑》让原本只被学术界关注的“傩戏”走进了社会大众的视野。尽管剧中最后“傩戏”的归属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傩戏”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贵州
期刊
章士钊是清末民初具有政治家、文学家、律师、报人等多重身份的人物。作为颇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从事报刊事业的40余年正是中国近现代报刊转型过渡期,其所创办或参与的大部分
汶川地震属于典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因而被大小媒体竞相报道。这次地震报道由于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媒体反应及时快速、报道中凸显了人文关怀而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对于电视新闻管理的研究层出不穷,我们也发现,媒体管理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于电视新闻绩效管理的研究国内尚属空白。在我国电视新闻普遍改革的今天,如何使电视媒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