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国家战略加大支持重庆内陆开放的力度空前,一系列开放政策、口岸布局着力向重庆倾斜。为了进一步促进重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带动作用,围绕中欧班列(重庆),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两个方面,针对面向“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重庆)发展演化的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旨在提出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互动能力,实现二者联动发展研究。运用国际物流、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协同学概念及原理,采取国内外文献梳理、对比分析、理论与实证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问题导向,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中欧班列(重庆)对国际物流的贡献。阐释其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网络和物流经济对重庆国际物流的贡献及影响;(2)测算协同度,构建哈肯模型。阐释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机理及内在协同发展动因,运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测算二者有序度及协同度值并对其进行协同评价,并在该模型基础上,构建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哈肯模型,对其势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根据势函数曲线详细分析二者的协同演化进程;(3)运用博弈思想,基于中欧班列(重庆)发展演化过程,建立中欧班列(重庆)承运企业与货物集聚企业(货主)协同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中欧班列(重庆)对重庆国际物流的贡献及影响较大且高度关联,而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程度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二者尚未达到稳定均衡状态,协同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依据以中欧班列(重庆)为例构建的协同演化博弈模型,发现双方的博弈策略为都选择协同发展,或都选择非协同发展,而策略的选择与初期投入成本、期望收益及相互依赖程度相关,这对提升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互动发展能力十分不利;(3)建立重庆国际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内外部协同机制,内部机制包括目标协同、联动发展、信息共享及风险共担,外部机制包括不同产业实现竞合发展及沿线国家多方协同合作。研究成果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