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核改性对聚乳酸结晶及其性能的影响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来源于生物基可再生资源,且使用后可被堆肥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但是PLA结晶速率慢,注塑过程中不能完成结晶,导致其制品耐热性差,大大限制了PLA的应用领域。因此,研究聚乳酸在新型成核剂作用下的成核机理、结晶动力学和耐热性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滑石粉(Talc)、多酰胺(TMC-328、TMP-3000)、苯基磷酸盐(ECO-13002)及NA1(自制)作为成核剂,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LA/成核剂、PLA/复合成核剂及PLA/成核剂/增塑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PLA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晶形貌、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DSC对PLA及PLA/成核剂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10°C等温结晶时,PLA/成核剂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n值介于2.63~4.75之间,其中NA1对PLA具有更高效的成核效率,PLA/NA1复合材料的t1/2仅为28s;复合成核剂(NA1/talc)能够显著提高PLA在130°C的结晶速率,且随着复合成核剂含量的增加而加快;DSC非等温测试结果表明,NA1和增塑剂协同作用时能够提高PLA的结晶峰温度和相对结晶度,且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增塑剂含量为2%时达到最高值,对应的结晶峰温度为122.9°C,相对结晶度为34.2%。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了PLA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晶形貌和晶型,上述成核剂均能有效促进PLA成核,增加晶体密度并细化晶体尺寸;其中纯PLA和talc成核的PLA的晶体形貌为球晶,加入TMP-3000时形成针状晶,NA1、ECO和TMC-328成核的PLA主要为树枝状晶,而复合成核剂(NA1/talc)成核的PLA基体同时存在球晶和树枝状晶,随着复合成核剂中NA1含量的增加,晶体形貌逐渐被树枝状晶所取代;成核剂和增塑剂均未改变PLA的晶型,其晶型仍为α晶。DMA和热变形温度(HDT)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成核剂和退火处理均使PLA的储能模量升高,材料整体的柔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结晶度升高而升高,纯PLA的Tg为60°C,退火60s后PLA/NA1复合材料的Tg可达72.9°C。成核剂、和退火处理均能改善PLA的耐热性,热变形温度显著提高,在110°C退火60s后各PLA/成核剂体系的HDT均能超过120°C,比纯PLA高出了60°C以上,其中PLA/talc体系的HDT最高,达128.8°C;复合成核剂(NA1/talc)则能在更短时间内提高PLA的HDT,NA1/talc(0.9/4.0)成核的PLA在110°C退火40s后HDT便可达116.5°C。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PLA/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均有所降低,其中PLA/NA1体系的冲击强度最小,为12.56KJ/m2;PLA/复合成核剂体系的冲击强度降幅最大,NA1/talc(0.9/4.0)成核的PLA,其冲击强度仅为6.47KJ/m2;成核剂和增塑剂协同作用时,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PL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变小再变大,而拉伸强度变化规律则相反,其中增塑剂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低,其值分别为8.15KJ/m2和0.98%,拉伸强度达最大值63.8MPa。
其他文献
伴随着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微小型器件向复杂三维结构方向发展。微小型系统的配合公差要求达到微米甚至亚微米级别。微器件装配系统在对
目的:调查分析食管癌患者腹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21例患者,均采取左颈、胸二切口途径行根治性切除,同时实施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
目前矿用救生舱舱体只在生存舱装有应急逃生口作为矿工逃生出口,存在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冲击载荷过大舱体前门严重变形及发生透水事故时员工无法顺利进入生存舱的安全隐患问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探讨了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同时提出了浅显的想法,希望能够为今后提升档案工作成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科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科普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提出"微科普"的概念,并对"微科普"的特征、"微科普"的创作与传播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如何推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氨氯地平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左侧三孔法手术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202例胆囊良性病变(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
信息社会社会中,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共享和传播,这给展览设计抛出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部分展览策展人和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体验式展览的重要性。开始尝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