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引力波被成功探测,全球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天文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其中的隐喻表达俯拾即是。 本文从西方三大主流科技媒体网站中选取了五十篇与引力波相关的英语新闻作为语料,基于隐喻识别程序(MIP)(Pragglejaze Group,2007)对其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甄别。研究发现,科技新闻语料库中隐喻共出现2111次,隐喻密度为每千字20次到60次不等,平均密度为49.91‰,即每千字中约50次隐喻。 本文还搭建了隐喻分析的新框架—隐喻树模型,其中叶隐喻是直接体现在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式,枝隐喻是屈折、派生等语法变形之前的词语原型,根隐喻是思维中的概念隐喻。作者将此模型应用于数据库甄别结果,从繁多隐喻中提炼出一系列高频隐喻树。 结果表明,隐喻遍布我们的生活(Lakoff,1980,p.3),在自然科学中也不例外。众多的隐喻语言并非发散性地随意选用,而是收敛于相对少量的概念隐喻。此外,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科学隐喻的功用,包括重构深奥的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术语、理论迭代发展,并以隐喻树的模式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连贯的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