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中西方文论中最为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是文艺学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自现代以来,意象研究逐渐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兽意象是《诗经》意象群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诗经》情感主旨的表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诗经》兽意象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全文共分六章,从六个方面作论。第一章为《诗经》兽意象概说。为了避免行文产生话语困境,研究界线模糊,这一部分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界定与解释;接着介绍了《诗经》中兽类的数量,并分类列举了《诗经》中所涉及到兽意象的诗歌。第二章阐述兽意象与原始宗教的关系。《诗经》的创作处处有宗教的印记,所以这一部分从图腾崇拜、祭祀、生殖崇拜三方面来研究兽意象。本章节主要分析了狐、熊、鹿、马等与原始宗教的渊源。第三章研究《诗经》兽意象与周人生活。兽意象与周人生活密切相关,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解读,首先介绍的是兽意象与周人生产生活,包括了狩猎与畜牧;其次介绍兽意象与周人情感生活,包括了爱情婚姻、行役思乡和爱国情感。本章选取了鹿、狐、马、羊等典型的兽类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再现了周人的生活场景,更揭示了这几种兽类的文化内涵。第四章概述《诗经》兽意象与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本章节主要从这个切入点来研究兽意象。《诗经》通过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生动准确的描绘形象,表情达意。第五章阐述的是《诗经》兽意象与美刺。《诗经》中许多诗歌是诗人有感于当政者的善政与恶行而作的,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褒贬分明,这类诗被后世称为“美刺”诗。本章主要从“以兽刺人”和“以兽颂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用麟来赞美贵族子孙仁厚,品行高尚;鹿生性至仁,友爱其类,用来歌颂君子仁心善行的品德;羊为群居动物,好仁,死义,知礼;马匹雄壮,代表人威武等,都是以兽颂人。以兽刺人的也很多,以硕鼠刺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等。第六章总结了《诗经》兽意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本章主要论述了《诗经》兽意象对后世创作题材和情感意蕴的影响。直至今日,《诗经》兽意象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