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兽意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中西方文论中最为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是文艺学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自现代以来,意象研究逐渐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兽意象是《诗经》意象群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诗经》情感主旨的表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诗经》兽意象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全文共分六章,从六个方面作论。第一章为《诗经》兽意象概说。为了避免行文产生话语困境,研究界线模糊,这一部分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界定与解释;接着介绍了《诗经》中兽类的数量,并分类列举了《诗经》中所涉及到兽意象的诗歌。第二章阐述兽意象与原始宗教的关系。《诗经》的创作处处有宗教的印记,所以这一部分从图腾崇拜、祭祀、生殖崇拜三方面来研究兽意象。本章节主要分析了狐、熊、鹿、马等与原始宗教的渊源。第三章研究《诗经》兽意象与周人生活。兽意象与周人生活密切相关,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解读,首先介绍的是兽意象与周人生产生活,包括了狩猎与畜牧;其次介绍兽意象与周人情感生活,包括了爱情婚姻、行役思乡和爱国情感。本章选取了鹿、狐、马、羊等典型的兽类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再现了周人的生活场景,更揭示了这几种兽类的文化内涵。第四章概述《诗经》兽意象与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本章节主要从这个切入点来研究兽意象。《诗经》通过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生动准确的描绘形象,表情达意。第五章阐述的是《诗经》兽意象与美刺。《诗经》中许多诗歌是诗人有感于当政者的善政与恶行而作的,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褒贬分明,这类诗被后世称为“美刺”诗。本章主要从“以兽刺人”和“以兽颂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用麟来赞美贵族子孙仁厚,品行高尚;鹿生性至仁,友爱其类,用来歌颂君子仁心善行的品德;羊为群居动物,好仁,死义,知礼;马匹雄壮,代表人威武等,都是以兽颂人。以兽刺人的也很多,以硕鼠刺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等。第六章总结了《诗经》兽意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本章主要论述了《诗经》兽意象对后世创作题材和情感意蕴的影响。直至今日,《诗经》兽意象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发扬。
其他文献
教学语言的优劣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对语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也就应当随之有了更新的要求。本文着重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语文教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用高压氧(HBO)处理后脊髓的病理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复制SCI模型,0.1MPa和0.25MPa HBO处理后,取损伤脊髓作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脊髓结构完整,细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互动教学情境,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邻苯二甲酸酯是塑胶工业中最常见的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聚合材料中,如聚氯乙烯(PVC),聚醋酸乙烯酯(PVAC)等。邻苯二甲酸酯添加到塑料中能够增强塑料的透明度、弹性及使用寿命。邻苯
“伤痕文学”和“解冻文学”都是转折时期特有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出现都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对前一时期文学的挑战和否定,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伤痕文学”的兴起,标志着
<正>股骨颈骨是人体下肢十分重要的骨骼,关系到人体下肢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能量所致的损伤特别是骨骼的损伤日益增多[1-2]。本文采用回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当今世界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在我国律师行业作为特殊的法律专业服务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全国各地的律师事务所数量不断增加,全国律师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如今法律专业服务行业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对法
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智力的发展,进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带孩子走进书时,真正的教育才开始。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
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生学习科学概念时记忆概念定义的现状,以及学生无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等学习困难,本研究采用解释驱动探究来解决中学生科学概念学习出现的问题。解释驱动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