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达·芬奇密码》的解构主义思想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经出版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小说集侦探、惊悚以及阴谋等多种文体风格于一身,成功地在通俗文学中融入了严肃主题。丹·布朗这一全新创作理念打破了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的界限,满足了不同读者多方阅读需求。与此同时,小说对于耶稣基督的神性,《圣经》的编纂,圣杯传说以及女神崇拜等多个敏感话题的论述也引起了宗教界以及学术界众多争议。基于基督教在东西方影响深远程度以及相关研究状况等方面的区别,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分析小说的真实与虚构,以及书中所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与此相比,国内的研究则更加侧重于文本本身,如:语言特点,写作风格,译本翻译等。不可否认,《达·芬奇密码》就宗教、历史,以及女性在基督教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等方面的论述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若抛开小说所述内容的真假不谈,而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索这一作品的解构主义思想,则可以就如何审视二十一世纪的宗教信仰、真相、历史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给人们提供新的视角。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出发,主要针对小说对于基督教以及男性神话的解构两个部分进行了探讨:第一,分析小说如何对基督教的逻各斯——耶稣基督以及对作为“神的语言”的记录的《圣经》进行解构:同时,指出上述解构在看待当代宗教信仰、真相以及历史等方面给予人们的启示。第二,研究小说对于男性神话的解构。这一部分着重讨论了男性的失败,男性对于女性的压制以及女性自身的完善。上述分析则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女性的作用,予其应有的地位,同时恰当地处理当代社会男性与女性的关系。   本论文对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解构主义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在提高解构主义理论应用以及多角度理解作品方面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五年里,真人秀节目火爆全球。它以平易近人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并渗透到演艺节目的各个方面,这也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注意。关于真人秀节目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但从
学位
前景化理论始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概念,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前景化手段实现语言的超常规化和非自动化。从布拉格学派开始,这一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肖克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