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自古就意味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和“激情”。中华民族对于“红色”有着特殊的情结,并称之为“中国红”,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它不仅是一种吉祥的表征符号,在更深层次上成为一种影响民俗审美、思维方式、民族价值取向的文化风向标。“中国红”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内化而成的一种优质文化。 文章运用传播学原理,对“中国红”文化的萌芽、发展和传播等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并以“长沙大红陶瓷公司”为实例,综合“中国红”文化和中国瓷器文化,探究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从物理、生理、和心理等三个层次出发,分别分析了红色的光学原理,视觉原理和心理影响,并通过对“红”色表征的追根溯源,来探求“中国红”文化的发展轨迹。其次,文章结合了传播学基本原理,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红”文化的传播规律。同时,文章也研究了“大红陶瓷”的企业发展历程,对企业的“中国红”文化传播进行了研究分析。从中得发现以下问题:红瓷美誉度不高、价格普适度不够、技术专利缺少有效保护、海外交流尚需加强。在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新媒介图景的语境下,“中国红”文化传播要讲究传播策略,要以“红”色符号促进精神消费、以“红”色文化延伸生产外延、以“红”色表征拓展传播渠道、以“红”色情感增强文化认同。“中国红”文化传播研究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总之,本文以“中国红”文化为着眼点,以“中国红”文化的传播为研究主线,综合企业的产品策略及发展战略,探究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图对某些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