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集料在刚性路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对再生混凝土集料 在刚性路面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根据相关文献,明确了废弃混凝土再生技术的定义,介绍了目前国内 外较为先进的废弃混凝土加工工艺,总结了国内外再生集料在路面结构中的应 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再生集料性能的相关因素,同时结合本文对 再生集料的试验结果认为,机械活化是一种较为有效和实用的强化措施,若要 将再生集料应用于较高等级的公路或结构工程中,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对再 生集料加以强化。 (2)采用粉煤灰、石灰及再生集料为原料,配制成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混 合料。通过重型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以及室内抗压回弹等试验,对不 同配合比的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不同龄期的抗压 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灰比和再生集料的含 量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曲线回归得出了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优化配合 比范围。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定,验证了二灰稳定再 生集料是一种较好的路面基层材料。 (3)通过上海市某道路改建工程实例,对含50%再生粗集料的水泥混凝土 路面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室内对再生粗集料的洛杉矶磨耗、 压碎指标等进行了测试,然后对拟定的3组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抗 折强度、抗压强度等试验,最后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并结合工程经验,选取了一 组较为理想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完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并对试验路 段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再生粗集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应用是 安全可行的。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实例证明,虽然使用再生集料代替天然集料会降 低混合料的某些性能,但仍可以通过强化再生集料、改善再生集料的施工工艺 等措施来达到和普通混合料接近的效果。本文的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以为 我国废弃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可以预测,再生集料有较 好的路用性能和价值,将会在道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再生集料,二灰稳定再生集料,最佳配合比,再生混凝土,路面工程
其他文献
传统的钢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进行结构一阶弹性分析,求出一阶内力和位移,然后采用计算长度系数对单个构件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其缺点是按该方法设计的结构整体
随着我国墙体改革、建筑节能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开发新的住宅结构体系成为工程界首要任务之一。在此情况下,本文基于普通剪力墙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住宅体系—免拆模薄壁
污泥作为产量巨大的固体废弃物,其安全填埋处置显得尤为重要,而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则是目前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8118,No.41330641,No.51178107
本研究旨在从改进与强化水处理工艺入手,研究行之有效的水处理工艺技术,解决剑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威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几种氧化方法杀蚤效能的比较,选出高效的氧化
本研究工作由两部分组成:Ⅰ智能材料的断裂力学分析;和Ⅱ带支承轴向运动索的主动振动控制。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研究了1)压电板条中的平面裂纹问题;2)压电压磁材料内的Ⅲ型裂纹
单板层积材(Laminated Veneer Lumber,简称LVL)具有轻质高强、力学性能稳定、出材率高、尺寸规格灵活等特点,是一种高性能、生态环保的新型建筑复合材料。在国外,LVL已大量应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作为一种常规桥梁被广范应用。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掌握该类桥梁的施工控制技术,并成功完成了许多桥梁的施工控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倒塌机制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过程是一个结构发生损伤并不断积累演化的过程,因此通过研究框架构件和整体结构在地震力
  本文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
边坡是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坡度,是地壳表层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和一种地质工程,是人类生存和工程活动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自然环境。边坡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