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空间是一个可供长期开发利用的空间类型,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地下建筑开发利用方面的理论实践研究日趋成熟,但在一些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小城市(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城市”概念),在地下建筑的应用和研究方面尚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处于严寒气候条件下的一些北方小城市,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双重影响,地下建筑的发展更为滞后。这一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地下建筑空间在空间利用过程中存在有哪些困难?现存哪些问题?并如何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建筑发展道路?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作者。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空间。文章以建筑学的研究体系为研究方法,结合建筑技术相关理论、建筑安全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展开对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以期能够结合地下建筑现有理论,完善本省地下建筑设计方法。首先,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极,冬季漫长严寒,经济相对滞后。本文明确将这一特定地带的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与意义,并以此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将研究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明确前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本省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对本省小城市地下建筑展开调研,获得其实际使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再次,针对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这一特殊地点的特殊建筑空间形态,结合现有地下建筑研究方式方法与理论成果,对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进行系统化梳理。最后,总结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的设计方法,并对其提出改进建议。具体包括空间体量改进设计、安全流线整合设计、物理环境优化设计。本文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的研究,能够结合先进地区的地下建筑设计方法,对本省小城市地下建筑设计方法加以整合优化,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本论文研究成果能够引起人们对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空间足够的重视,并希望能够给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