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速下大型模锻压机系统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航空、航天领域正朝着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轻量化等极端方向发展,高精度的大型复杂整体模锻构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与技术途径。大型模锻装备是实现大型复杂整体构件精密成形成性的关键,已成为各国基础制造能力的表征和装备制造业的重中之重,在重大战略工程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高性能的模锻件,大型模锻压机经常需要在极低速下稳定运行。而大惯量模锻压机是一个多缸并行驱动的机电液耦合系统,存在非线性摩擦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难以在极低速下获得所需的动态性能。为此,本文围绕压机极低速驱动系统建模、动态性能分析与极低速运动控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极低速下大惯量装备系统建模与参数辨识。在对锻压机横梁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低速非线性摩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大惯量低速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存在未知参数的问题,在4000T等温模锻压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系统参数辨识方法,得到能反映大型模锻压机极低速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2)大惯量装备低速运行特性分析。根据线性系统分析理论,全面分析系统各参数对压机低速性能的影响,如系统的稳定性、响应延时与瞬态响应品质等,并通过4000T模锻压机进行仿真验证,揭示了极低速下非线性摩擦对大惯量装备运行的影响规律,如摩擦的负阻尼特性是造成低速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等。3)大型模锻装备低速运动控制研究。针对大型模锻压机极低速运动存在非线性摩擦影响与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摩擦前馈补偿控制器,并提出了结合摩擦前馈补偿控制与基于PID的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得出该方法能有效的处理系统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实现压机的极低速稳定运行,同时将其与传统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其他文献
<正>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笔者总结出一套针对国内医院岗位价值评价的36因素岗位评价法,通过这些评价因素内容大致还是能够比较合理地测定医院的岗位价值评价,这些评价因素具
1994年WTO-TRIPS协议的签署,将植物新品种保护纳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发达国家借TRIPS协议在全球范围内推行UPOV模式的意图日趋明显。当今国际,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信
根据目前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该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从而引出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论证、举例和对比的方法,阐述了在专业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本文阐述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所处的中国大陆板块位置和中国地壳多阶段的发展,强烈的后期活动和改造,以及中新生界以河湖相为主大陆内部沉积。并总结中国油气盆地一系列特征。指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公认的纠正市场失灵的手段 ,作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已经被政策制定者和环境学家广泛接受。虽然环境成本对竞争力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主要是实证问题 ,
本文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语法偏误进行分类考察,从五个方面入手:真偏误和假偏误;偏误与失误;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语义、语篇和语用偏误;整体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结合汉语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治疗对釉质白斑样病损颜色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磨牙60颗,树脂包埋,以牙尖方向作为观察面,每个样本打磨出2个釉质小平面,随机分为A、B点。60颗样本牙随机分为
安徽新石器时代考古肇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70年代末,田野工作甚少,综合研究更有些滞后,8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突飞猛进,重要发现接踵而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变革之路。地方商业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由无序到逐渐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已成为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
目的:考察布地奈德灌肠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及体内滞留性。方法:制备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采用动态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以新吲哚菁绿IR820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