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调研数据为基本依据,全面把握农户的基本特征,深入了解农户的金融需求,掌握农村金融供给的基本情况,根据需求和供给特点进行金融创新,多角度地平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力量,推动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融合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成长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统计局针对农户借贷情况的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入户调查等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户的基本特征、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特点,也分析了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因素,最后从进一步满足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农村信用社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及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五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体系。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户以家庭为主要的生产、消费单位,其借贷发生率较高,但以小额借贷为主,借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亲朋好友处、其次是信用社,借款主要用于生活性支出,其未还款的比重较低。我国西部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网点的分布较少,样本农户对农信社的小额信贷项目有所了解,而农信社小额信贷的需求与供给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差异,西部地区也有个别放“高利贷”的现象。影响农户获得正规、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因素是有差异的。
可见,我国西部地区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互补、竞争的双重关系,而农户更多体现了传统意义上小农的特点;应从微观基础与宏观层面的改革两方面入手,完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