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问题研究之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实践无法回避的常见问题。我国对师生冲突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20年来的研究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而目前学术界却鲜见有对师生冲突问题的研究进行专门系统地整理、分析与反思类的研究。师生冲突问题的研究要想进一步深化和有所突破,就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反思。我国师生冲突问题的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高峰这四个阶段。最初的研究主要是由中学一线教师发起,后来有越来越多其它的研究者也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中,如大学教师、研究生、专业研究员。目前的师生冲突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大部分研究者对师生冲突的概念持广义理解;第二,对师生冲突问题的深层原因的分析主要从多学科综合的视角进行。第三,师生冲突问题的对策主要从理论层面来提;第四,大部分研究者都认可了师生冲突具有正面功能的可能性。但师生冲突问题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单学科视角研究的不深入、多学科视角研究的不成熟、教育学学科视角下的研究不足。第二,师生冲突的概念在理论界定和实践使用中存在矛盾、“原因分析”对“对策选择”的指导性不强、对策内容的性质呈现出较浓的思辨意味、功能分析过于看重静态的利与弊的价值判断。第三,研究出现了低水平重复现象。第四,理论联系实际层面的研究者明显偏少。由此,师生冲突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第一,重点对教育学学科视角下师生冲突问题的研究进行探索。第二,在进一步深化单学科视角下的研究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多学科视角融合的研究。第三,将“冲突过程观”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中来。第四,加强复杂性思维下的“系统性应对策略”的研究,并重视学生在师生冲突问题的应对上的作为。第五,结合现实情境对师生冲突的影响进行“描述”。第六,加强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运用;第七,呼吁更多的一线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研究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到研究中来。第八,加强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其他文献
恐惧怜悯是研究者根据对怜悯和恐惧积极情绪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而综合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怜悯这种积极情绪所产生排斥和恐惧的情绪体验。国外研究发现,恐惧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