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防治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80年代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问世后,器官移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在中国,与乙型肝炎有关的急慢性肝病逐渐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而肝移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移植肝的再感染.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治疗再感染已成为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采用HBIG+拉米呋啶联合应用预防与治疗移植肝再感染,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研究旨在研究其再感染的可能因素,寻找单一或联合药物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方法.方法:1988年10月~2001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经系统抗病毒治疗,随访存活半年以上者,共79例(其中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28例,HBV相关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51例).对17例患者单用拉米呋啶,62例患者联合应用拉米呋啶及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复发,观察中期治疗(随访半年以上)的结果.结论:HBV相关性肝病行肝脏移植,再感染的防治是必要的,可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移植术前予拉米呋啶可以降低HBV的复制水平,术后予拉米呋啶联合小剂量HBIG预防HBV再感染,与传统单用拉米呋啶或大剂量HBIG相比,中期观察能更有效的抑制HBV的再感染及肝炎的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寻求合适的治疗靶点是脑出血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目的:探索不同病因的矮小儿童中可乐定和胰岛素联合激发试验下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峰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与手持超声(Hand Held Ultrasound,HHUS)探头诊断乳腺肿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1
目的:  通过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病例的回顾分析,归纳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在暨南大学附属
前言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为多致病因素而致的疾病。以往,国内外公认的冠心病四大危险因素是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以上的危险因素均可导
该课题探讨腹腔液中VEGF的主要来源及在子宫内膜异拉症发病中的作用,并试图用异种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疫苗,诱导机体的主动免疫,抑制血管形成,为了宫内膜异位症
研究目的:通过对胰岛素抵抗狗冠状动脉损伤模型的建立,研究中药丹参制剂对损伤后冠状动脉有无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6只中国杂种狗,以高脂食物喂养复制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