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地区传统街道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空间特征规律,近年来对传统街道的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相继展开。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式研究街道空间特征,尝试建立江南地区传统街道空间特征一般性数学模型,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空间保护和更新模式,使之能够有效地辅助设计实践。本文以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为设计实践对象,以苏州平江路为调研研究对象。文章首先对设计实践对象古南街的空间更新操作方式及其利弊进行探讨,认为现有基于有限认知下的感性设计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导致街道空间无法得到准确评价和控制。对此,提出传统街道的更新问题实际上是对街道空间“连续性”的修补,并选择评价较高的苏州平江路作为街道空间特征数据化探索的对象。通过对构成“连续性”特征的变量进行数据化分类和提取,利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变量间相互影响规则和变化规律,构建表达平江路街道空间“连续性”特征的一般性数学模型,并对其实际评判作用和设计运用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原有针对街道空间特征的文字描述和二维分析方式,将数理统计原理运用到对街道空间特征规律的研究中;通过对传统街道空间特征的分解和构建一般性数学模型,探索了一种理性评价和控制空间特征的方式,对传统街道空间的更新保护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