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聚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现代服务业集聚是指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服务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聚集乃至聚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服务生产要素和产业向一个特定地域大量集聚的动态过程,又涵盖了现代服务业与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最终,服务业通过集聚、聚合过程而最终形成“群落”这样一种稳定状态和网状结构。因此,科学刻画服务业集聚的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是服务业集聚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静态指标体系和集聚动态面板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现状特征和动态规律。静态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产业集聚程度总体偏低。地区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是区位商平均排名前三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逐渐在中西部显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培育引导保护双重作用的结果。行业分析指出,生产性服务业较消费性服务业有较高的区域集聚趋势和较明显的企业集聚趋势。生产性服务业有高度的信息依赖性及创新需求;消费性服务业则主要是按照公平的原则以及其及时性的产品特点提供服务的,因此,不但不可能在某一区域形成集中,也不适合集聚发展。我国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显著集聚,而且14个服务行业总体集聚分布不同,绝大部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明显差别。动态研究表明,现代服务业集聚是动态变化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变化是回复效应和随机效应共同作用的叠加。产业流动性使我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趋势减弱,有效规避了导致区域经济低效率、产业竞争力下降的“锁定陷阱”。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服务行业的集聚特征,采取差异化的集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和推进服务行业有效集聚,改善服务业的集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