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四逆颗粒并对其中乌头类生物碱的体内代谢进行研究,阐明乌头类生物碱的体内代谢途径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1)四逆颗粒的制备及其中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①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四逆颗粒;②采用RP-HPLC法定量检测所制备的四逆颗粒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从而进一步验证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合理性,并为体内代谢研究中四逆颗粒的给药剂量提供依据。 (2)大鼠尿液中乌头类生物碱的代谢研究:①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标准品分别对大鼠灌胃给药,研究给药后24h内大鼠尿液中三种乌头类生物碱标准品的代谢产物及规律,为四逆颗粒中乌头类生物碱的代谢研究提供对照;②将四逆颗粒溶于水中,对大鼠灌胃给药,研究给药后24h内大鼠尿液中的三种乌头类生物碱的代谢产物及规律,与标准品给药后的代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复方代谢与单体代谢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1)四逆颗粒的制备及其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研究:①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了得粉率高、含水量低、吸湿性小的四逆颗粒。②3种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新乌头碱(0.045~0.90mg·mL-1)、乌头碱(0.056~1.12mg·mL-1)和次乌头碱(0.035~0.70m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RSD%分别为新乌头碱(0.81%,0.73%)、乌头碱(0.46%,0.80%)和次乌头碱(1.17%,1.33%);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新乌头碱(96.76%,1.38%)、乌头碱(98.22%,2.28%)和次乌头碱(98.14%,2.41%)。 (2)大鼠尿液中乌头类生物碱的代谢研究:①通过对三种乌头类生物碱标准品在大鼠尿液中代谢研究发现,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 m/z780,726,604,662,632,630,618,616,590,586,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解析;次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708,620,602,600,576,532,488,其中确定结构的有m/z602,600,556;新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766,656,648,618,616,604,602,590,572,其中确定结构的有m/z766,648,618,616,604,590,572。②四逆颗粒给药后大鼠尿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 m/z662,646,632,616,606,602,590,588,574,550,500,488,486,470,452,408,394,其中确定结构的有m/z662,646,632,616,606,602,590,588,574,500,486,470。 结论:(1)四逆汤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优良,制备得的四逆颗粒得粉率高、流动性好、吸湿性好,利于存放,保证了实验的稳定性与重复性;用于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能有效地将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分离,色谱峰形较好,操作简便、准确。 (2)通过尿液中乌头类生物碱的体内代谢研究表明,该类生物碱的裂解以失去 CH3COOH(60u),CH3OH(32u),CO(28u)和 H2O(18u)为主;在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给药后大鼠尿液中这三种乌头类生物碱的体内代谢途径的研究中,发现了新乌头次碱葡萄糖醛酸结合物(m/z766)、乌头次碱葡萄糖醛酸结合物(m/z780)和乌头碱硫酸结合物(m/z726),这是首次发现的乌头碱类生物碱的 II相代谢物,揭示了其在体内新的代谢途径;通过对四逆颗粒给药后大鼠尿液中乌头类生物碱的代谢研究发现,在复方代谢中乌头类生物碱主要以水解产物即次碱的生物转化为主,包括次碱的氧化、水解、还原等,这可能与复方配伍理论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