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亚精胺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7-2018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场遮雨棚旱池内进行,选用冬小麦品种“泰科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WW(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水分亏缺WD(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两个水分处理,从冬小麦小花原基分化期至开花期进行控水,同时连续4 d喷施1 mM亚精胺(Spd),共4个喷施组合处理,即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清水的对照(WW+CK),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外源Spd(WW+Spd),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清水的对照(WD+CK),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外源Spd(WD+Spd)。通过分析外源Spd对水分亏缺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小花动态发育、小花结实特性、内源激素,旗叶可溶性糖、蔗糖含量等的影响,研究外源Spd调控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及其退化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期为外源化控措施调控小麦穗粒数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pd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不同花位发育动态的影响正常灌水处理下,小麦穗基部、中部、顶部1、2位小花,穗中部3位小花均能发育到W10时期。WD+CK处理的小麦穗顶部和基部3位小花、中部和基部4位小花均不能发育到W10阶段,喷施Spd后穗基部、顶部3位小花均能够正常发育。WW+Spd处理对不同穗位的1、2位小花,穗中部3位小花的发育影响不显著,但喷施Spd提高了穗顶部3位小花的发育程度。WD+CK处理的穗基部、中部4位小花分别在W6.3、W7.3时期发育停止。WD+Spd处理的穗基部、中部4位小花均能够正常发育,表明外源喷施Spd可减缓水分亏缺对小花发育的影响。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对不同穗位1、2小花及穗中部3位小花发育进程影响不显著,但对穗基部、顶部3位小花和穗基部、中部4位小花发育进程影响显著。2.Spd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不同穗位小花结实特性的影响除基部4个小穗外,WW+CK、WW+Spd、WD+Spd处理间结实粒数均无显著差异。除第一个小穗外,WD+CK处理的结实粒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WD+CK处理的1、2、3花位结实粒数分别降低了4.62%、4.63%、5.60%,WD+CK处理的第4位小花不能结实。WW+Spd处理的1、2、3、4花位结实粒数分别增加了4.62%、9.11%、21.83%、57.14%,WD+Spd处理的1、2、3花位结实粒数分别增加了5.63%、6.37%、10.31%。各处理不同穗位的平均可孕小花数表现为中部穗位最多,为30-35个,其次是基部穗位,为11-16个,顶部穗位最少,为11-13个。WW+Spd处理显著提高基部穗位的可孕小花数,WD+Spd处理显著提高基部、中部、顶部穗位的可孕小花数。WW+Spd和WD+Spd处理中部小穗、顶部小穗的可孕小花数无显著差异。WD+CK处理的可孕小花数显著减少,基部小穗、中部小穗、顶部小穗分别降低11.94%、5.62%、9.52%。结实粒数和结实率与可孕小花数表现出相似的趋势。3.Spd对水分亏缺下对小花内源激素的影响各处理小花中内源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的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前10-18 d各处理内源Z+ZR的含量无显著变化,强势小花和弱势小花的含量也无显著性变化。在开花前10 d各处理内源Z+ZR含量急剧上升,至开花前第2 d达到最大值。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Spd能提高弱势小花的Z+ZR含量,但不能提高强势小花的Z+ZR含量。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能提高强势和弱势小花中Z+ZR含量。开花前18 d,各处理强势小花和弱势小花的内源ABA含量变化显著不同。此时期强势小花内源脱落酸(AB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开花前第6 d达最小值。水分亏缺处理下,强势和弱势小花中的ABA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前2 d,WD+Spd处理的弱势小花显著降低ABA含量,分别降低28.12%和13.96%。开花前14 d小麦小花中内源亚精胺(Spd)、精胺(Spm)和腐胺(Put)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小麦强势小花中Spd和Spm含量显著高于弱势小花,而弱势小花中的Put含量略高于强势小花。WW+Spd和WD+Spd处理提高小花中Spd和Spm含量,降低Put含量。水分亏缺条件喷施外源Spd,通过提高小花内源Spd、Spm和Z+ZR含量,以及提高弱势小花(Z+ZR)/ABA的比值,降低Put含量,一方面加速弱势小花的发育,抑制小花退化。另一方面增加了可孕小花数,提高不同小穗位的结实粒数,从而提高结实率。4.Spd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WW+CK处理的穗粒数、产量均显著高于WD+CK处理。喷施外源Spd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WW+Spd和WD+Spd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01%和20.83%,这是由于喷施外源Spd显著提高了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粒数。WW+Spd和WD+Spd处理的穗粒数分别提高11.87%和13.75%,但喷施外源Spd对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原子与分子物理是物理学中的二级学科之一。而从头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是获得体系结构和动力学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非谐振力场的从头算研究,可以确定分子的各种光谱常数。分子光谱的研究可以揭示分子内部结构、运动规律以及物化特性,能够得到分子的转动能级、振动能级及电子能级的精确信息,从而能精确的定出核间距、振动频率、力常数、离解能及其他有关分子结构的数据。由于半导体工业的化学气相沉积和有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当今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人们对数据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政府数据开放应运而生。各国纷纷迈入了政府数据开放的进程。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工作起步不早,尚未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二维分析框架,从政策工具维度和数据生命周期维度对我国国家层面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分析已颁布的政策特点、政策制
背景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引起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PCI)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PCI约占全部卒中的20%[1],但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临床症状的非
本文在当前湖南初中美术教辅用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了其存在问题,并以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旧两个版本初中《美术基础训练》为例来进行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概述了国内关于初中美术教辅用书的基本情况,并简述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对湖南省内使用初中《美术基础训练》进行调查的对象,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的
垩白是影响稻米加工和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准确统计稻米中的垩白信息对于农业相关部门意义重大,而垩白识别是垩白信息统计的关键一步。现有的垩白识别算法主要以传统图像处理算法为主,而实际稻米图像中粘连种子较多且垩白区域图像的颜色、纹理信息较为复杂,基于人为规则的算法在实际垩白识别应用中的表现并不理想。本文研究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稻米垩白识别算法,以提高稻米垩白的识别精度。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研究了一种
一段时期内突然出现燃油泵退回数量增大,故障现象为启动困难、行驶中加速无力,停车后打不着火等。经过调查,确认主要原因是电机换向器磨损、精滤器泄露、压力调节器不保压等
目的:低分子量免疫蛋白酶体主要包含两个催化亚基:LMP2(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asome,LMP2)和LMP7(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asome,LMP7)。研究发现LMP2和LMP7的增加可能与缺血性中风的炎症病理生理机制有关。抑制LMP2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中有神经保护作用。本项研究经检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中蛋白酶体LM
超材料是一种具有人造单元结构的特殊电磁材料,和传统的天然材料相比,超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电磁特性。人们对基于平面结构的超材料吸波器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而对
型材是目前生产制造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船体建造中,许多型材得到了广泛应用,型材特别是非对称截面型材对于船体的肋骨建造、框架式结构的设计等提供了有力支持。管材是一种具有特殊截面的型材,因具有中空截面以及质量轻、比强度高、可吸收冲击等一系列优势,在船体上的各个液体运输系统和结构件方面广泛使用。因此,型材弯曲成形的研究对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柔性弯曲成形工艺是比较新颖的型材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集成光电子技术和集成光学发展迅猛,并且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学传感等领域当中。其中,光波导器件凭借其体积较小、功能性强、易于集成,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