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经济组织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近年来,“公司+农户”的农村经济组织在向“公司+合作社+农户”不断演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实施以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困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关系并不稳定,两者之间更像是市场买卖关系,虽然签订农产品交售契约,但契约关系稳定性较差。一旦外部市场价格高于合作社的价格时,很多社员会倾向违约并把产品交售给其他市场个体,来源于“农户层面”的风险成为订单农业契约风险的根源。合作社成立是为了联合更多农户获取规模收益,农户违约的频率增加不仅使农户增收和合作社的发展受到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会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社员履行契约的行为。具体来说,本研究先通过文献回顾,介绍了农户履行契约和合作社社员行为的相关研究,以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和农户行为改变理论为基础,通过整理宏观资料和调研的微观材料,探索可能影响社员履约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样本数据对社员履行契约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社员履行契约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社员的受教育程度、合作社提供的施肥标准清单和田间技术指导、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安全检测服务、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运输服务、合作社提供的统一粘贴商标服务、外部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以及社员对合作社收购价格的满意度对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合作社提供的施肥标准清单和田间技术指导、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安全检测服务、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运输服务、合作社提供的统一粘贴商标服务、外部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和社员对合作社收购价格的满意度对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有正向影响,社员的受教育程度对社员履行契约有负向影响。而合作社是否有盈余返还机制和社员年龄对社员履行契约没有显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