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逐渐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自身达到最优化,更加要求各企业之间必须通过高度协调的合作方式达到整体绩效最优,并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市场。而供应链在市场环境中经常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各个企业在决策时存在较大的风险。在风险面前每个决策主体都具有不同的风险态度以及行为偏好。因此,在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前提下,以行为异质偏好为切入点来研究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优化问题对整个供应链达到最优状态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供应链优化与协调为研究对象,对已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拓展,以异质偏好为切入点,对零售商采购优化决策、两级供应链协调问题以及供应商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文章分析了内生偏好的多产品采购优化决策问题。大多文章都只讨论了单一产品的订购决策,本文分析了更加贴近现实决策环境的多产品采购优化模型。在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因素中界定了外生偏好和内生偏好,分别通过这两种行为因素对采购者多产品采购决策进行分析。在外生偏好的情况下通过指数效用函数来确定决策者的目标函数,而在内生偏好情况下通过衰减函数确定其目标函数来建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到采用类似损失规避的零售商采购衰减度方法得出:和决策者风险中性相比,最大衰减函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要比风险中性无决策偏好的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低,但由于零售商损失厌恶系数内生于函数,没有零售商采购量随风险厌恶系数增加而减少的结论。由于采用衰减函数方法得到的内生偏好系数,更加符合行为金融对人的假设,从而使得零售商又和采用效用函数的决策者有很多不一致的采购行为。其次,文章研究了单个损失规避型零售商与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具有决策偏好单个零售商参与的供应链协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损失规避型零售商的研究视角,构建了回购契约来使供应链达到协调状态。通过对比分析零售商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时通过回购契约达到供应链协调的问题,并确定出了损失规避型达到协调时回购契约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且零售商损失规避时的最优订货量小于风险中性时的最优订货量以及损失规避程度越高,零售商的订货量越少。然后,文章继续分析了多个损失规避型零售商与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协调问题。前面探讨了单个损失规避型零售商参与的供应链协调问题,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供应链是一个涉及多参与主体、多环节、多时空的复杂系统。因此,文章通过建立回购契约使得由两个损失规避型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达到协调状态。本文认为在分散决策下零售商的总订购量达到一体化决策时的系统最优订购量时,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因此,构建了最优订货量模型,讨论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以及两个零售商订购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与回购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分析了异质偏好的供应商选择与开发优化决策问题。供应商开发已成为供应商关系研究的新趋势,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供应商开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本文借鉴Talluri把组合理论应用于供应商开发,构建异质偏好下供应商开发优化决策模型。同样通过采用衰减函数方法来解决决策者的异质偏好,假设供应商开发决策是这样的损失规避者。这个模型说明了在发生损失风险时,最快速度地衰减回到零以此规避损失风险,以达到供应商开发决策最优化。以上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的相关理论内容,而且还促进了相关模型在实际中的运用,为决策主体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