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家庭养老的能力和精力逐渐降低,导致老年人对养老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教育文化素质增强和老年人寿命逐渐增长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对晚年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希望可以度过一个舒适、精彩的高质量晚年生活。因此,机构养老模式在养老服务事业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在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中,机构养老设施的供需不平衡、空间分布不均匀、可达性较差、服务质量和入住率较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以西安市目前处于运营状态的113家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数据收集与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社会访谈、数据分析与对比分析、“点、线、面”空间数据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数量、规模、空间位置及入住率等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市机构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并以西安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数量和空间位置为研究点,分析研究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寻影响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因素,即政策法规、经济水平、老年人口、运营成本、交通区位、外部环境以及医养资源等七方面的因素,将机构养老设施的入住率、老年人的满意度和机构养老设施的运营状态作为目标层对这七个因素进行空间分布影响力度的权重分析,得出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最后针对西安市机构养老设施的现实矛盾与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1)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优化原则。首先是政策体系化原则,在政策体系中政府起引导作用,社会起宣传作用,政府和社会采用拉力和推力的方式共同促进机构养老设施的发展。其次是明确机构养老设施的专项规划层级,结合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制定养老设施专项规划。最后是以老年人的分布密度及需求为导向原则,从西安市老龄化率和机构养老设施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动态的、阶段性的发展策略。(2)完善机构养老设施类型及规模体系。机构养老设施的规模要等级化,在满足政策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机构规模,制定适用于西安市机构养老设施发展的配建标准,从机构占地规模到床位规模都分为“市级-区级-街道办级”三个等级。机构养老设施的类型要均衡化,西安市、区县、街道办三个层面都要有护理型和养护型机构养老设施,避免某一个区县内的机构养老设施均为老年公寓,而没有养老护理院等护理型机构,要全面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数的比重,增加医疗护理设备,提高医护人员配比和医护专业度。(3)建立不同区县机构养老设施的分布策略。西安市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是以空间分区化为原则,结合西安市各个区县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区县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来促进机构养老设施的发展,中心城区采用“共享”的空间分布策略,城市郊区采用新建的空间分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