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纤混合湿法成型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可分散机理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用即弃清洁卫生材料已悄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这些一次性卫生材料在使用过后的处置方式加重了城市环境负担,因此,使用方便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新型卫生材料成为了卫生用品行业的热门研发方向。基于此,人们提出了用即弃可分散非织造材料的概念:材料在满足人们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时,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能快速分散并可天然降解。这些新型可分散非织造材料不但可以取代含有粘合剂的传统生活用纸,减少化学纤维的使用响应国家禁塑令的号召,还可以应用于军事、医疗、包装等领域。目前常规的用即弃清洁卫生材料通常以较长或不可降解的化学纤维为原料,使用后存在堵塞下水管道、废水处理系统或不可天然降解等问题。虽然当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一些木浆基材的可分散型清洁卫生材料,但是这些材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因含有水溶性粘合剂、离子触发剂等化学试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又或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湿强度较低、可分散效果较差而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分散。针对上述传统化学长纤维制备的清洁卫生材料难以可分散,木浆短纤维制备的材料存在不足等问题,本课题以木浆短纤维和一定比例的化学长纤维为原料,通过实现斜网湿法成型和水力缠结加固技术交叉,制备了长(长度8-12 mm,长径比600-1000)/短(长度2.4-4.1 mm,长宽比30-300)纤维互相缠绕抱合的可分散非织造材料。湿法成型技术能够保证长短纤维混合均匀成网,并实现材料各向异性的可控制备,水力缠结技术能够促使长短纤维有效缠绕抱合,并赋予材料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本文系统地探究了湿法水力缠结(湿法水刺)非织造材料作为新型可分散清洁卫生材料的可行性,深入研究了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可控制备、力学性能、可分散性能、可分散机理及TSA手感。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在单纤维运动沉积成网的湿法成型技术基础上,引入水力缠结技术,通过水射流的冲击作用,使得湿法纤网中的纤维相互旋扭、包缠而成功制备长(Tencel)/短(木浆)纤维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研究发现,湿法成网材料所拥有的纤维交叉无缠结、取向排列均匀的平面结构,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作用下,纤维立体缠结,集聚至一定高度,形成“峰谷”结构,纤维之间的缠结抱合程度增加,水力缠结过后湿法成网材料纵横向的湿强力分别增加了109.0%和78.7%;由于这种三维立体缠结结构,湿法成网材料的透气性提高了10.9倍,吸水性增加了133.5%;纤维之间形成的包缠结构使得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并优于传统的卫生纸,此外,可分散性能优于传统的长纤维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和卫生纸的可分散性能相当。2.通过浆网速比控制技术,实现了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各向异性的可控制备,分析了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典型结构特征,探讨了浆网速比控制技术对材料纤维取向分布、力学性能和液体扩散分布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纵横向纤维取向分布频率比值φ大小和浆网速比R值大小成反比,即较低的浆网速比赋予材料较高的纤维取向分布频率纵横比φ;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因纤维取向排列差异在不同的方向都呈现出干湿强力各向异性,且浆网速比R值越小,材料从MD(0°)到CD(90°)方向的力学性能下降越快;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在MD和CD方向的液体扩散距离差值随着浆网速比的减小而增加,可以通过改变浆网速比参数来控制长纤维的排列从而实现液体在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不同方向上的扩散性能。3.针对国内外关于湿法水力缠结可分散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系统研究很少,在前期试验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短切纤维配比、长度、截面形状及水针能量对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木浆/圆形截面纤维(Danufil)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拉伸性能都随着纤维比例、长度和水针能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水针能量在126-260 k J kg-1范围时,Danufil纤维比例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更显著;当水针能量在75-260 k J kg-1范围时,Danufil纤维长度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水针能量为260 k J kg-1时,由Danufil纤维,Tencel纤维,Viloft纤维,亲水涤纶纤维和木浆纤维混合制备的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中,含有亲水涤纶纤维材料的拉伸性能最好,而当水针能量在75-260 k J kg-1范围时,另外三种纤维对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作用关系为:Tencel(Φ圆形)>Danufil(Φ圆形锯齿)>Viloft(Φ扁平锯齿)。综上,选用水针能量为126 k J kg-1,纤维长度为12 mm,纤维配比为15%的Danufil纤维来制备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能够满足可冲散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4.通过采用X-ray microtomography三维结构扫描技术来表征不同水力缠结压力条件下制备的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比例、长度和种类的纤维素纤维对材料可分散性能的影响及材料的可分散机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水针能量条件下,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可分散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当水针能量在75-126 k J kg-1范围时,材料的可分散百分比能随着Danufil纤维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水针能量在193-260 k J kg-1范围时,材料由于吸收足够的水针能量而导致纤维缠结增加,因此Danufil纤维比例的增加使得材料的可分散性能下降;随着Danufil纤维长度增加,材料的可分散百分比下降,在高压时,可分散百分比略微下降,趋近相同,Danufil纤维的长度对材料可分散性能的影响不大;随着水针能量的增加,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可分散百分比都随之下降,水针能量越大,材料的结构越紧密,内部的孔隙体积越少,可分散性能越差;当水针能量在75-126 k J kg-1范围时,由于纤维的抗弯刚度和截面形状差异,长纤维截面形状对材料可分散百分比的影响关系为:Φ扁平锯齿(Viloft)>Φ圆形锯齿(Danufil)>Φ圆形(Tencel),当水针能量从126 k J kg-1增加至193 k J kg-1时,纤维截面形状对材料可分散百分比的影响为:Φ圆形>Φ圆形锯齿>Φ扁平锯齿,当水针能量从193 k J kg-1增加至260 k J kg-1时,材料由于吸收足够的水针能量导致纤维缠结抱合充分,纤维截面形状对材料可分散百分比的影响为:Φ扁平锯齿>Φ圆形锯齿>Φ圆形。5.针对手感舒适性是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要评价指标,采用TSA(Tissue Softness Analyzer)手感柔软度分析仪来表征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综合手感值HF,研究了水力缠结技术对湿法成网材料手感的影响及纤维素纤维比例、截面形状和不同水力缠结压力对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HF的影响。结果发现,湿法成网材料的HF在水力缠结技术加固过后提升了24.6%,得到的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HF要好于与卫生纸的HF;随着Tencel纤维比例的增加,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TS750和D值都是下降的,TS7和HF值是增加的,即材料随着Tencel纤维比例的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下降,硬挺度增加,表面纤维柔软度降低,综合手感变好;含有Tencel、Danufil、Viloft这三种纤维的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中,木浆/Tencel纤维湿法水力缠结非织造材料的表面最光滑,含有Viloft纤维的材料表面最粗糙,表面纤维柔软度顺序正好反之,材料的硬挺度和综合手感值大小关系为:木浆/Tencel>木浆/Danufil>木浆/Viloft;三种纤维制得的材料HF值随着水针能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水针能量为193 k J kg-1时达到最大。
其他文献
“双碳”目标下,需要建设大量与“风”“光”等新能源配套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但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大火灾危险性,其灭火措施研究尚不完善。全氟己酮灭火剂是一种新型哈龙和氢氟烃类灭火剂的优良替代品,对其是否适用于扑灭储能锂电池火灾并抑制其热失控存有争议。基于全氟己酮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火灾的既往研究成果,优化了全氟己酮气体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池舱的灭火方式,采用“局部应用”与“全淹没”灭火方式相结合
<正>自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坚持"居家医养为主体、机构医养为补充、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保障机制体系为支撑"的总体思路,突出规划引领,注重模式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大养老+小医疗""大医疗+小养老""医疗+养老共建""居家养老+医疗网络"四种模式,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达248个,医养结合床位2.8万多张,创建7
期刊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自血雨腥风中绝境逢生,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各阶段奋斗的纲领性指南,以文本的形式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历程。新的历史方位下,党面临的诸多风险和挑战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守初心,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阶级底色和政治使命,也是涵养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从历史视角出发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内涵、来源和特性进行剖析
报纸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便成为了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将思政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特殊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职学校思政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构建创新型"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中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2020年,新型疫情的暴发是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本文主要研究“新冠”和“非典”疫情持续期内数量型货币政策扩张刺激对三次产业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新冠疫情时期,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强于非典疫情时期,而第二产业则相反;长期看,三次产业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反应要比M2更强;新冠疫情期间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均显著优于短期效应。据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货币当局可以适度提高货币供
职业教育“走出去”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具有完全必要性,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同模式和特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工院)乘势而为,探索实践“政校行企”协同的职业教育“走出去”的路径,努力构建海外办学新模式。介绍北
中职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关乎着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效。以中国知网为研究资料来源,使用Bicomb及SPSS两种软件绘制中职学校职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表明,我国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研究、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三个领域展开。当然,未来我国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还需
同步定位与建图是无人驾驶技术中实现无人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建图的精度以及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论文通过对轻量化和地面优化的激光雷里程计和地图(LeGO-LOAM)算法的回环检测部分进行改进,将KD(K-Dimensional)树与上下文扫描算法进行结合,并且对雷达-惯性测量单元(IMU)外参进行重新标定。通过建立实际场景将调整后的算法与之前未调整的算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调整后的算法的建图精度与适用
<正>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勉励海南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海南考察,又一次强调海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海南自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