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流模型的氢在空气中扩散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目前主要以气态或者液态的形式应用于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领域。由于氢的易燃易爆性,当氢发生泄漏时,就有可能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在推广使用氢能时,必须对氢气和液氢的泄漏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氢气和液氢在空气中的泄漏扩散特性进行研究,探究氢气泄漏流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对氢气泄漏的影响,初步建立氢气和液氢泄漏时的氢气扩散物理模型,为建立氢气和液氢泄漏时周边的安全监测与防护措施提供一些指导。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氢气泄漏物理模型,详细介绍了用于数值模拟的Fluent软件、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作为本文比较物理模型和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多功能环境及气流模拟舱中进行氢气泄漏实验。实验时,保证舱内温湿度均匀恒定,无风,泄漏口周围没有任何障碍物。进行短时间持续稳定的垂直向上泄漏,记录泄漏口周围的氢气体积分数。出于安全性和可行性角度,使用氦气代替氢气进行实验。实验发现当氢气在无障碍空间发生短时间持续稳定向上泄漏时,泄漏口周围会迅速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场。随着泄漏流量的增加,中心轴线处氢气的浓度会成倍增加。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氢气浓度在高度方向衰减加快。氢气泄漏流量的升高会增大可燃爆的范围,环境温度的升高会降低可燃爆范围的高度,环境湿度的增加会缩小可燃爆范围。然后,将氢气泄漏物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作对比。发现当无量纲高度/(9为95~195时,物理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中心轴线处的体积分数,当/(9大于195时,物理模型预测的结果会偏大。泄漏流量的大小对物理模型预测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当为10~168时,预测的结果比较准确,当小于10或者大于268时,预测结果会偏大。物理模型对非中心轴线处体积分数的预测结果偏小。将物理模型的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的预测结果作对比,发现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越高,它们对可燃爆范围预测的结果偏差越大。在户外无障碍空间进行大规模液氢泄漏实验,该实验由航天低温推进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101研究所进行。实验发现,液氢泄漏过程中的氢气浓度分布特性与氢气泄漏时的浓度分布特性有相似之处,在高度较低时,氢气泄漏物理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高度上的氢气最大体积分数。由于氢气泄漏物理模型中缺乏对环境风场和液氢泄漏过程中传热、相变过程等的描述,所以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由氢气和液氢泄漏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当氢气发生泄漏时,通过减小氢气泄漏流量可以有效缩小燃爆范围。当氢气泄漏流量无法控制时,可以通过增加环境湿度的方法来缩小氢气的可燃爆范围,降低发生燃爆的风险。当氢气或者液氢发生泄漏时,可以使用氢气泄漏物理模型对它们的可燃爆范围进行估算,初步确定发生泄漏时的最小安全距离,疏散该区域的人员以确保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细胞基因治疗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也处于一个良好的行业发展时机,科学有序的监管是推动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细胞基因治疗按“药品”或“技术”监管方式不是十分明确,现处于政策与实践探索完善阶段。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与分析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对细胞基因治疗监管的具体做法基础上,根据国外监管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为我国建立、完善和改进细胞基因治疗提出相应
目的:本研究基于对南京某高职院校青少年女性血样中血红蛋白数据分析,判断是否贫血并计算贫血发病率,同时对血样中其他贫血相关成分:血清铁(Serum iron,SI)、未结合铁(Unsaturated Iron-Binding Capacity,UIBC)、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g saturation,T
研究目的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的迅猛增加,我国终末期糖尿病血透病人的比例亦将日益增高。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病人血糖变化幅度大,血糖波动不利于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获取糖尿病病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糖数据,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血糖变化规律。研究方法于2018年08月至2019年01月在江苏省两个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糖尿病病人透析过程中血糖水平的监测。经患者透析动脉端监测患者透析前、透1
目的:调查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Diabetes-Maintenance Hemodialysis,D-MHD)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18年8月~2019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江苏省两所二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透析前,收集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使用中文
目的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描述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现状,分析乳腺癌患者PTG的影响因素,探讨PTG、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路径关系。构建并实证评价基于PTG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在乳腺癌患者PTG、心理韧性、家庭韧性、反刍性沉思及自我表露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1.基于中介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特发于妊娠期的糖代谢异常,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分类中的独立类型之一。据资料表明,约80%左右的糖尿病孕妇均为妊娠期糖尿病(GDM),而我国GDM发生率已达17.5%,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世界各国报道GDM的发生率在1%~14%,虽然大部分GDM产妇于分娩后,糖代谢会逐渐变为正常,但是,临床研究证实,GDM会增加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对患
我国是稻谷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的加工、销售模式也逐渐向健康营养的方向发展,作为稻谷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机械设备——碾米机也在不断改进创新,本文旨研发设计一款兼顾健康安全、新鲜营养且实现“现碾现吃”的新型智能碾米机,为碾米机市场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一条综合性思路。本文对新型智能现碾米机进行了结构设计与计算,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分析了不同碾米区域碾磨程度的分布,并考察了不同的
智慧农业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智能稻麦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作业时会发生侧滑,且收获机的转向控制系统滞后性严重,会影响收获机路径追踪的精度。以提高智能稻麦收获机在田间自动作业时的路径追踪精度为目的,研究适合于智能稻麦联合收获机的路径追踪方法和路径追踪系统。针对智能稻麦联合收获机的自身特点和工作环境,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智能联合收获机路径追
微生物生化氧化和低温化学氧化是生物质燃料储存时发生自加热及自燃的重要机理,研究秸秆的微生物生化氧化和低温化学氧化过程可以为预测和防范秸秆的自加热及自燃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本课题以我国三种主要农作物秸秆(即稻草、麦秸和玉米秸)为对象,采用恒温量热分析法和杜瓦瓶绝热自加热实验对三种秸秆的微生物生化氧化放热特性和自加热过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工业分析、热重分析(TGA)方法对微生物生化氧化过程对燃料
The use of liquid hydrogen,although very promising in terms of automotive applications,raises safety issues for transport and storage,especially in confined spaces.This thesis studies the release and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