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根据黄河内蒙古段流域实际情况,通过野外调查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建立符合黄河内蒙古段流域特点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筛选了17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然后将黄河内蒙古段健康程度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5各个等级。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确定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各个指标的健康程度。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黄河内蒙古段进行健康评价。其评价结果如下:(1)就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而言,河流水文状况B2和河流水质状况B1对黄河内蒙古段健康状况贡献程度较大;就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而言,生生态流量保证程度C33、径流变化率C31、鱼类多样性指数C4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C51、溶解氧(DO)C15对黄河内蒙古段健康状况贡献程度较大。(2)就各个指标健康程度而言,溶解氧(DO)C15和浮游植物密度C42两个指标属于“很健康”的状态,河岸带人工干扰程度C35属于“健康”状态,生态流量保证程度属于C23“健康”状态的比例比较大,说明这些指标健康程度很高。氨氮(NH3-N)C13、总磷(TP)C14、含沙量变化率C22、河岸稳定性C32、河岸植被覆盖率C33这5个指标属于“亚健康”的比例很大,说明这些指标健康程度一般。化学需氧量(COD)C15、径流变化率C21、河床稳定性C31、鱼类多样性指数C4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C51属于不健康状态比例很大,总氮(TN)C12基本属于属于病态。由于上述指标所占的权重比较大,因此导致黄河内蒙古段河流处于不健康的状态。针对河流目前健康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河流管理方案和策略,对河流系统进行合理的管理,消除对河流系统健康不利的因素,使河流系统朝着良性、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升河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不仅从宏观上对黄河内蒙古段流域水资源管理上进行调控,更应从各个方面对黄河内蒙古段流域加强工程技术管理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