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城市时代”,城市是创造公共财富的最大基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而IC卡作为电子支付结算工具的典型代表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城市一卡通”项目中的应用,极大的便利了市民的出行,解决了交通领域电子支付问题,在推动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在支付领域尤其在个人支付领域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银行卡受理终端不足、受理渠道的匮乏、网上支付高风险、百姓缴费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使用电子支付的意愿,影响了金融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在各行业广泛应用的IC卡由于标准不统一,也只能画地为牢,在各自领域独自应用,例如,公交IC卡只能在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等公交领域应用,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他领域,如酒店、宾馆、商场、超市、批发市场、保险以及缴纳电话费、电费、水费、煤气费等公共事业性收费领域都无法通用,因而目前的公交IC卡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一卡通”。本文即是从这一问题入手,通过运用现代支付理论和对目前正在应用和逐步兴起的大量电子支付渠道、产品的调研,提出用银行IC卡替代目前在各行业以及在“城市一卡通”项目中应用的非金融标准的IC卡的设想,并通过笔者亲身参与、目前正在实施的鞍山市“城市一卡通”项目建设的实际案例,给出一个以银行IC卡为支付介质,以中国银联构建的全球银行卡转接与资金清算网络为依托,集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政府便民工程、个人公共支付体系建设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彻底打破IC卡在各行业不能通用的壁垒,解决市民出行难、交费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商家开拓一个全新的B2C电子支付渠道。进而来论证银行IC卡替代并真正成为“城市一卡通”这一观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