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全面的调查问卷,明确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患病率,并根据持续时间、程度、变化趋势、残疾维度和分布描述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的多维症状,了解瘙痒的影响因素,明确瘙痒与实验室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同一条件下对血液透析患者不用部位透析前后皮肤屏障的测量,明确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皮肤屏障的关系,为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修复屏障、改善瘙痒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在2019.06-2019.07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净化室血液透析患者,排除拒绝调查及交流困难的患者,最后入选110例。通过较系统的调查问卷,从多种维度来记录和评价瘙痒的流行特点,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及5-D瘙痒量表评分,用来评估瘙痒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进展、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以及瘙痒的部位,通过干燥度整体评分法(ODS)评估患者的干燥程度。入选的110例患者中,27例因拒绝皮肤屏障的测试或年龄不符(>70岁,<13岁)排除在外,83例患者进行皮肤屏障的测试调查,其中瘙痒59例,非瘙痒24例。通过在同一条件下测量血液透析瘙痒患者腹部、背部、四肢透析前后经皮水分丢失率(TEWL)、角质层含水量(SCH)来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瘙痒与皮肤屏障之间的关系。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且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研究的人群中,瘙痒是一种普遍的临床现象,65.5%患者深受瘙痒的困扰,瘙痒多为轻中度,91.6%的患者瘙痒症状的发作时间<6h/d,37.6%的患者报告瘙痒影响睡眠质量。几乎一半的患者诉瘙痒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瘙痒最常见的部位是背部、上臂、胸部和腹部。瘙痒在65岁以上、血液透析治疗年限小于1y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加重瘙痒的主要因素有皮肤干燥(81.9%)、睡眠(58.3%)、发热(41.7%)和流汗(37.5%),改善瘙痒的主要因素有热水澡(56.9%)、冷水浴(61.1%),13.9%的患者诉透析后瘙痒可部分缓解。研究发现瘙痒组与非瘙痒组在尿素氮(BUN)、肌酐(Scr)、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相似,无显著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瘙痒的患者中72.2%出现干燥,且瘙痒组SCH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瘙痒与皮肤屏障的损伤相关。结论:皮肤瘙痒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皮肤表现,且瘙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易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视为瘙痒的高危人群,并应评估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皮肤干燥是诱发加重瘙痒的关键因素,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存在相关性,为我们使用润肤剂修复屏障改善瘙痒提供了合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