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多维评估及皮肤屏障的调查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全面的调查问卷,明确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患病率,并根据持续时间、程度、变化趋势、残疾维度和分布描述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的多维症状,了解瘙痒的影响因素,明确瘙痒与实验室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同一条件下对血液透析患者不用部位透析前后皮肤屏障的测量,明确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皮肤屏障的关系,为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修复屏障、改善瘙痒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在2019.06-2019.07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净化室血液透析患者,排除拒绝调查及交流困难的患者,最后入选110例。通过较系统的调查问卷,从多种维度来记录和评价瘙痒的流行特点,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及5-D瘙痒量表评分,用来评估瘙痒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进展、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以及瘙痒的部位,通过干燥度整体评分法(ODS)评估患者的干燥程度。入选的110例患者中,27例因拒绝皮肤屏障的测试或年龄不符(>70岁,<13岁)排除在外,83例患者进行皮肤屏障的测试调查,其中瘙痒59例,非瘙痒24例。通过在同一条件下测量血液透析瘙痒患者腹部、背部、四肢透析前后经皮水分丢失率(TEWL)、角质层含水量(SCH)来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瘙痒与皮肤屏障之间的关系。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且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研究的人群中,瘙痒是一种普遍的临床现象,65.5%患者深受瘙痒的困扰,瘙痒多为轻中度,91.6%的患者瘙痒症状的发作时间<6h/d,37.6%的患者报告瘙痒影响睡眠质量。几乎一半的患者诉瘙痒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瘙痒最常见的部位是背部、上臂、胸部和腹部。瘙痒在65岁以上、血液透析治疗年限小于1y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加重瘙痒的主要因素有皮肤干燥(81.9%)、睡眠(58.3%)、发热(41.7%)和流汗(37.5%),改善瘙痒的主要因素有热水澡(56.9%)、冷水浴(61.1%),13.9%的患者诉透析后瘙痒可部分缓解。研究发现瘙痒组与非瘙痒组在尿素氮(BUN)、肌酐(Scr)、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相似,无显著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瘙痒的患者中72.2%出现干燥,且瘙痒组SCH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瘙痒与皮肤屏障的损伤相关。结论:皮肤瘙痒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皮肤表现,且瘙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易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视为瘙痒的高危人群,并应评估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皮肤干燥是诱发加重瘙痒的关键因素,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存在相关性,为我们使用润肤剂修复屏障改善瘙痒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两国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其中文化交流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推进中日共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年作家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得
传染病的动力学主要用于在理论上的传染病的传播和发展的研究,以此来寻找导致传染病流行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传染病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目前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化,频谱使用率低,为了改善这类状况,研究者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该技术是对频谱资源进行二次利用,通过共享频谱来增加认知用户对频谱的使用机会,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屑病中,FGF-7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中IL-1β的表达,促进银屑病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免疫组化IHC检测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皮肤中FGF-7,p-FGFR2的差异;
MIMO技术虽然有着高频谱效率和高可靠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信道间干扰(ICI)、多天线同步(IAS)难、接收机检测复杂度高和多射频(RF)链路带来高成本开销等问题。空间调制(SM)技
目的:血流感染(BSI)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BSI的发生率、致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不同移植物来源、移植方案、移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位置信息及时、快速、准确获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的GPS和蜂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到来,人们对各种生活场景需求的提高对通信技术也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对于不同的场景下信息传输时选取的信道编码方式也不同,在一些需要频繁调用的指令和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满足人们应用需求的同时,它将从频谱效率、能量效率以及成本效率进行一次革新,进一步开拓移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时代将至的今天,海量连接成为支撑物联网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作为无线通信中关键环节之一的多址接入技术首当其冲成为无线通信的热点研究课题。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限制了传统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在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中的应用,因此为了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