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宾格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典型句式。多年来,诸多学者在生成语法框架下对两种句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对目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近年来,却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很多学者将两种句式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试图用一种理论去解释两种句式的生成。他们认为被字句也是非宾格的一种,因而可以用分析非宾格句的方法分析被字句。这一主张的理论前提是认为被字句中的动词经历了被动化,因而同非宾格动词一样不具备给其后名词赋格的能力,不具备施事主语。本文通过论证分析,证实汉语被字句与英语被动句不同,该句式中的动词并未丧失赋格能力,因而与非宾格动词有本质区别。汉语被字句与非宾格句是两种独立的句式,具有各自独特的句法特征,需要分别加以分析。从这一结论出发并借鉴之前针对两种句式的相关研究,本文在乔姆斯基最简方案之新发展最简探索:框架及语段推导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对两种句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非宾格句分为五种类型,五种句型中均包含一个轻动词,该轻动词或为普通轻动词v,或为CAUSE及EXPERIENCE。除第一种句型外,其余句型中的轻动词均为一致性特征集完整的轻动词;然而,不管轻动词的特征集完整与否,句中动词均不可为其后名词赋格。第一种句型中的名词只能由T赋主格,其他句型中的末尾名词由轻动词v赋宾格。除第一种句型外,其他各句型中的句首名词均为基础生成的主语而非话题,最后一种句型主语被省略。本文认为“被”是一个特殊功能语类,表被动,可为其标示语指派历事或客体的题元角色,具有P特征,并可选择vP作为其补足语。本文将被字句分为长被字句和短被字句,长短被字句中又各含长短保留宾语被字句。长被字句与短被字句是由vP投射的差异造成的。由于v的EPP特征为可选特征,当其额外论元被选择时形成长被字句,反之形成短被字句。各类被字句中均含有一个一致性特征集完整的轻动词,其所选动词为及物动词,具备为其后名词赋格的能力。鉴于长短被字句在结构及分析方法上的相似性,本文只分析了普通长被字句,保留宾语长被字句及保留宾语短被字句。保留宾语被字句中的句首名词是基础生成的主语。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汉语句法研究,并对汉语被字句和非宾格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最简方案、最简探索:框架及语段推导还处于发展阶段,该研究还需更多的论证工作才能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