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的审美尺度并不适用于以精神性为依托的作品,它已经不在其范畴,精神性更不是艺术品的社会功能或者社会意义,也不是矫饰的、廉价的情感表述。精神性表现为更高级的审美情趣,乃至精神意味或感知精神,是艺术品之魂魄,它所诉求的是人对事物基本层面以及形而上的理解,它具有引导性,具有指导意义,更或是对精神更高层次的憧憬、向往。艺术品通过精神性的引领,往往能够体现出某种直接的、超越现实的神秘的交流方式,并使之具有强大的、内在感染力,并与观者迅速达到共鸣,引发人们的思索,从而得到更深刻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