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对历史的认识和依据城乡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政策制度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甘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二元结构严重影响着甘肃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甘肃省省情,分析了甘肃省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认为:甘肃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差距持续增大,劳动生产率二元性特征明显,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及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分析甘肃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分别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14个指标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两个方面对甘肃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首先,将甘肃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与西部其他省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在西部处于中等偏后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任重而道远;其次,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将14个市州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即嘉峪关市和金昌市;第二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即酒泉市、兰州市和白银市;第三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即张掖市、武威市、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和甘南州;第四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后区域,即陇南市、定西市和临夏州。通过以上分析,认为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制度因素,根深蒂固的传统发展观念,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城市带动功能不强、小城镇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支持力度有限是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的制约因素。本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6个方面积极推进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第一,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第二,改革创新,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机制、体制;第三,加快城市化发展水平,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产业发展的差距;第五,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主体;第六,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