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三种随机引物分子标记(RAPD、ISSR、SRAP)转化为稳定的特异性SCAR标记,以F1代112个单孢菌株为作图群体,初步构建草菇的遗传连锁图谱。以草菇屏优1号(简称PY)为研究材料,应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得到26株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通过生物学特性试验,菌丝细胞核核酸染色技术等初步得到11株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以11株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以及5株PY出菇单孢菌株为实验材料,两两配对杂交,进一步纯化,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两组稳定的配对“杂交”菌株:PYy14-PYy8以及PYd15-PYd21,最终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PYd15-PYd21为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出发菌株,出菇,单孢分离获得的112株单孢菌株为构图群体。以“杂交种”PYd15-PYd21以及PYd15、PYd21三个菌株为模板,筛选RAPD、ISSR、SRAP引物,PCR扩增,将可在两亲本间产生多态性的条带回收、转化、测序、设计特异性引物进一步转化为稳定的特异性SCAR标记引物。其中选取的2000个RAPD随机引物产生了116个多态性条带;由17对上游引物,9对下游引物组成的153对SRAP引物扩增结果得到了30个多态性条带;而20个ISSR随机引物只扩增得到了9个多态性带。结果有39个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成功率为33.6%;4个SRAP标记成功转化成了SCAR标记,成功率为13.3%;3个ISSR标记成功转化成了SCAR标记,成功率为33.3%。其中,39个RAPD标记转化成的SCAR标记中,有4个为共显性标记,占标记总数的10.3%。应用MAPMAKER3.0软件对48个SCAR标记,112个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及连锁图的构建。26个SCAR标记分布于7个连锁群,其余22个标记互不连锁,每个连锁群有2~8个标记,总长度为535.4cM,连锁群长度范围:20.8cM~177.1cM,相邻两标记间的的平均距离为20.5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