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笔者选取了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阿尔贝特·阿纳托利耶维奇·利哈诺夫(1935——)的小说《九月星愿》进行翻译。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但作者并没有用众多的笔墨去描写血淋淋的战争场面,而是用形象生动、童真童趣的故事来赞美和歌颂后方村子里孩子们的天真与善良,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在语言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使用了大量的叠词、拟声词、象声词、语气词及色彩词语等,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幽默性,语言简单朴实、通俗易懂、童真童趣、生动形象,是一部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笔者在充分了解俄汉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翻译内容选取适合儿童文学的翻译手段和技巧,用儿童观点去透视原文,用童心去鉴赏,以儿童的情趣去体会原文,然后选用小读者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儿童文学语言翻译《九月星愿》,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儿童情趣,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翻译实践中笔者重点了解原作的语言运用技巧、修辞手法使用、写作特点和创作手法,根据原作的这些文学特点,结合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完成译作,为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可行的实践经验。使中国的小读者带着愉悦而轻松的心情去阅读这部佳作,更为重要的是作品中正能量的积极传递,净化了儿童的心灵,为成长中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甚至无论什么年龄层次的人读后都会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意义,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责任、忠诚与担当。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九月星愿》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即故事性,形象性,教育性。第二部分介绍本篇小说的语言特色:通俗易懂,口语化;幽默风趣,形象化;情感真挚,细腻化。第三部分是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从词汇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与翻译,再现作品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点。最后是结语,总结此次翻译的经验及今后在文学翻译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