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研究与设计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防火墙制度是在金融管制放松的过程中对金融控股公司经营进行合理限制的一系列法律、政策以及措施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混业经营的不足。本文所定义的“防火墙”是这样一种制度,它要求在人格独立、从事金融业务且因股权结构的特殊性而相互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的法人之间设立,是阻止资本、人员和信息不正当流动的隔离措施。本文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的功能,理论模型证明了当金融主管机关为防范利益冲突以及风险隔离,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尽量筑高“防火墙”(C_F),但防火墙越高,对兼营所产生的利益损害越明显,因此,过高的防火墙措施有碍金融控股公司的营运综合绩效,“防火墙”的放宽将是未来的趋势。此外,本文还回顾了对防火墙制度有效性的各种疑虑,从实际出发,探讨各种意见的合理解释。通过对美、日、台湾等三个国家和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体系变革路径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国一直在放宽“防火墙”的相关规定,但仍将保留很多防范利益冲突、风险传递和内部交易的规定,以及法规所未规定而仍有待规范的防火墙以及保留权力将规范资金流通、信用延伸及提高信用的防火墙。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还不高,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力也不强,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在防火墙的设立方面更应该从严,结合我国防火墙制度的现状,讨论了分类设置防火墙的建议、保持防火墙的有效性的措施以及防火墙设置的重点等,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最后,本文提出防火墙设计的初步方案。
其他文献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独特的问题,一直制约着证券市场的健康与良性发展,是解决中国资本市场深层次矛盾最关键的一环。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揭开了市场多方博弈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在某些情况下,会给银行带来毁灭性的损失。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转移操作风险,事关金融
饭店的资源激励机制是使持有个人信息的饭店资源提供者以饭店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制度安排。激励绩效的最大化要求饭店资源激励机制对激励主体、激励对象和激励资源本身进行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和人们的医疗保健问题,人们对传统的医学模式进行了发展和改变,开始朝着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
<正>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典型表现为高热数日后掌趾面红肿胀痛,躯干出现大小不一斑
<正>题目如图1所示,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B点落在边AD上的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
介绍了钻井工程异常实时综合预警系统的主要算法。该预警系统采用趋势线判别算法,模拟人工监控异常的方式自动完成对综合录井参数的监控;采用单一参数确定可能的预报点、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