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期临床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综合方案的有效性,扩大外治法的运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两组基础治疗均为NS250m1+天麻素注射液0.6g,静滴,每日1次,NS500m1+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天2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654-2)5mg(1m1),每日1次,中药眩晕一号方打粉制作的药枕热敷颈部,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疗程7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的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1天、2.天、3天、7天后的眩晕主要症状积分、发生频率的积分及眩晕程度;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中各项指标(收缩期峰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两组均有明显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94.59%,两组有差异(P<0.05)。且治疗组痊愈率加显效率为84.21%,对照组痊愈率加显效率为51.35%,明显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患者眩晕程度比较,治疗1天,2天,3天后及第7天后均有差异(P<0.05),且P值不断增大。两组主证头晕目眩及发作频率比较,治疗1天,2天,3天后及第7天后有差异(P<0.05)。4两组患者TCD各指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等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两组各指标改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5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能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能快速的减轻患者头晕目眩等症状的严重程度,降低眩晕发生的频率,减轻急性期患者的痛苦。3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通过加快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降低血管阻力指数,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有效缓解患者症状。4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期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有较好的临床运用前景。
其他文献
居民健康档案,是当前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指的是通过规范、科学和标准的记录方法,以居民个人健康为宗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医疗诊治、生命安全等相关内容进行记录,
在850℃的CaCl2熔盐中,以烧结后的Co3O4片体为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为阳极,采用恒电压电解,成功制备出金属C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样品电解前后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X
采用Excel编写自动计算表格进行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计算,以准确、快速地计算线路电压损失,直观地对比各种情况下的线路电压损失数值,从而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供配电方案。并
当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伊斯兰体系、部族体系这三种国际体系在中东地区处于并行交错的局面,伊斯兰国际体系从中东的崛起和扩张与伊斯兰复兴思潮有着密切联系。进入21世纪,中国
目的探讨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87例。应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MNSF)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2月24例MNSF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20
目的探讨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78岁,平均(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