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协作传输中协作波束赋形技术的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LTE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比较严重,且已有的干扰协调技术不能很好的解决边缘用户频谱效率低的问题,LTE-A系统引入了多点协作传输/接收(CoMP)技术。该技术通过相邻小区间的联合处理(JP)或协作波束赋形(CB),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用户的接收信号质量,使系统容量和小区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波束赋形是下一代无线蜂窝网中提高频谱效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在多用户波束赋形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主要研究CoMP中的CB技术。在协作基站已知用户理想的信道信息情况下,研究了基于迫零的协作波束赋形(ZF-CB)算法和基于信漏噪比的协作波束赋形(SLNR-CB)算法。ZF-CB算法可以使得对相邻小区边缘用户的干扰在基站端被完全消除,但基站发送天线数目受到一定条件约束;而SLNR-CB算法克服了此约束,容易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相比非协作的情况,两种算法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且在基站发射天线数不满足ZF-CB算法的条件时,SLNR-CB算法仍能取得良好的性能。在协作基站已知用户有限的信道信息情况下,研究了利用估计信道矢量函数的两种协作波束赋形算法:基于扩展迫零的协作波束赋形(EZF-CB)算法和基于信漏噪比的协作波束赋形(SLNR-CB)算法。信道矢量函数的估计通过联合利用有限反馈信道范数和信道相位码本中首选码字索引号以及信道空间相关统计信息来实现,为此,构造了具有链路自适应能力的酉矩阵信道相位码本。EZF-CB算法无发射端天线数的限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加,EZF-CB算法的性能接近SLNR-CB算法,且随着码本尺寸的增加,两种算法都向理想信道系数下的性能逐渐逼近。
其他文献
ASON光网络控制平面引入GMPLS协议,构成智能光网络。未来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用户对服务质量(QoS)需求,作为下一代光网络的代表的智能光网络,要求网络能自感知网络资源并进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需求和日益匮乏的频谱资源间的矛盾,具有高频带利用率的数字带通调制技术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借鉴了超窄带调制的技术思路,针对甚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家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千家万户宽带接入互联网为信息家电的远程监控提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服务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服务器硬件选型测试的频率越来越高,传统测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选型需求。目前服务器硬件选型测试领域主要存在工作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低成本、大规模、分布式部署且自组织能力强等较为突出的特性,WSN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物理世界的监听和控制领域。节点定位技术已成为WSN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由于具有高数据率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无线接入点的增多,无线局域网环境越来越密集,同频干扰越来越严重,动态资源分配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近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大量涌现,再加上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使得二次电池得广泛的应用。然而,单体二次电池容量低,不能满足工业领域对电池性能要求,必须成组使用才能发挥性能。因此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一致性成为影响电池组性能的重要因素。电池化成系统就是通过分容用来提高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设备。电池化成系统通过上位机向下发送运行方案,下位机运行方案并将运行过
随着对通信质量与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3G的长期演进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高速率的传输需求和无线信号全覆盖的要求,LTE技术中引入了无
由于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缩微化和应用需求,高性能微处理器将多个处理器单元集成到单芯片上来实现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和功耗的减少。但要充分利用多核系统所提供的硬件资源,必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