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作为一个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尚未完成,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市民队伍,在角色、意识、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社区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承担着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职责,其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存质量与社区的健康发展。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镇是因石家庄市行政区划调整而划归石家庄市区的一个乡镇,原乡镇农民带着原有土地跻身市民队伍。针对该社区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具体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其社区管理水平,还可为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研究提供案例,为丰富中国的社区管理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研究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梳理农民市民化和社区管理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镇的农民市民化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窦妪镇农民市民化之后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就业和收入问题,公共设施不完善,身份认同和观念意识的差距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就窦妪镇社区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目前窦妪镇的社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社区管理制度急待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不能满足新市民的需求,社区公共服务不健全,新市民的归属感不强。根据社会融合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和人的现代化理论,针对加强社区管理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创新管理,加强社区建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新市民文化素养;健全社区公共服务,满足新市民多方面需求;鼓励新市民参与社区管理,培养归属感;创新土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将新闻传播学的沉默螺旋理论引入社区管理研究,提出加强社区管理应鼓励新市民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增强新市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研究了窦妪镇这一具有特殊性的社区(原农民带着土地成为市民),针对该社区的农民市民化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特别是对新市民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加强土地管理制度建设,严格土地的利用和审批管理;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土地发展社区经济,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为新市民提供更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