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出口作业支撑模型可视化平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国际社会越来越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的食品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食品出口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违规生产、误用乃至滥用添加剂和抗生素,导致食品质量存在重大隐患;另一方面就是我国食品出口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和落后,导致我国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反应迟钝。本论文在以上背景和现实下,基于提高对食品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应对,对我国质检部门在面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条款时的应对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食品出口作业支撑模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录入的可视化工具,设计一个支撑整个模型的可视化平台,为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枷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主要参阅食品贸易技术壁垒相关理论、J2EE技术相关知识、MVC框架、B/S模式等知识与技术理论。总结国内外当前对于食品贸易技术壁垒的应对信息技术,系统化地学习其技术精髓,根据我国目前应对食品贸易技术壁垒的特点和要求,对可视化平台进行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将系统分为5大模块:账号管理模块、信息更进模块、壁垒预警模块、信息推送模块、专家咨询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进行设计和实现。其中信息的可视化录入采用了图形建模思想,图形化模型与XML文件对应,完成信息的转化。专家使用开发工具可以迅速完成食品贸易规则的开发和规则的应用编辑这两大功能,同时开发工具也提供一系列的图形编辑窗口,各类辅助视图界面,拖曳式的工具集去降低开发难度和周期,使得开发过程更为直观、便捷,是此可视化平台的最大亮点。  最后对此可视化平台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满足上线运行要求。该可视化平台借助互联网的覆盖率、互动性可以解决我国应对食品贸易技术壁垒反应迟钝的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节省成本开销。
其他文献
该文以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事件驱动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管理应用》、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工作流动态修改与恢复
集合类型是一种很常见的数据类型,现实世界中的很多关系均可以用集合类型描述,为此数据库界一直在研究这种关系的存储和表示方法,在关系数据库模式设计中将其作为嵌套关系进行处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是防范参加电子商务交易双方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在电子商务中实现信用管理,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解
随着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地扩大,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在一些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行业部门,可靠性更是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体现。即使在一些
CSCW,即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的研究领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庞大的需求和复杂的设计开发过程对系统开发者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构
指纹识别技术作为最传统、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方式之一已在许多领域得以应用。但指纹识别的核心技术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现在是,未来几年仍将是一个重要且
IP网络中主要采用综合服务(IntServ)、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来实现QoS,其中区分服务作为一种可扩展性较好的QoS体系结构在网络设计中逐渐得到广泛认可。